在天津文化街轉悠,不覺肚子餓了,街角正好有家狗不理包子,要了份包子,做的還算不錯,和北京的豐慶包子等比比,特色并不明顯,和開封的灌湯包子比比,和西安的賈三包子比比,風味也不能算突出,口感也算好。吃完包子,正好看到街邊有名流茶館的相聲節目,就過去買了票50元。要到19:30才開場,就到海河邊轉轉,海河上的橋就什么,不大記得,只記得橋頭有解放天津的雕塑和坦克、大炮等呈列,刻牌以是紀念。我倒是覺得大橋設計很有特色,大橋全身是鋼結構,在清政府時有天津租界的外國人設計和架設,大橋在海河上有大船通過時,橋身可以開啟旋轉放,距今約有百年,對天津這個相對年輕的城市,可謂文物一件。
天津應該是相聲的發源地,名流茶館由相聲名家馬三立題寫匾額,從九十年代就開始演出,演出場地也是幾經變遷,今天在天津有三個演出場地,古玩街是大本營,從七點就呆在茶館。客人陸陸續續來,最后有兩百多座位的茶館也坐滿了。相聲很好、演員很賣力,現場效果也不錯,以傳統相聲為主,以天津鄉土民俗等為包袱,地域性較強。結合現在的東西少,演員也是本地人多,年齡大的居多,演員形體和特色明顯。但是沒有時尚和有型的偶像,在年輕人中號召力不夠。來的客人也是普遍年齡較大,不像在北京嘻哈包袱鋪子聽相聲,感覺主要是年輕的客人多。做為本地人消遣可以,難以推廣和壯大。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