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4月26日,當時是由
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并開設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擁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水清木華,鐘靈毓秀,清華園發散著獨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華夏增輝,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清華大學主體所在地——清華園,地處北京
西北郊名勝風景園林區,清朝康熙年間成為圓明園的附屬園林,稱熙春園。道光年間分為熙春園和近春園兩部分,咸豐年間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
清華大學校園占地六千余畝,以南北主干道為線分為東區、西區。西區校園為老校區,以美式的校園布局和眾多西洋風格的磚水木清華石結構歷史建筑為特色,大禮堂為其中心景觀,圖書館、科學館、清華學堂、西體育館及新建的理學院、新圖書館等建筑分布其間,而原“工字廳”、“古月堂”、“水木清華”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園荒島——荷塘”等,則展示了中國傳統的皇家園林風格。東區校園50年代則以興建的蘇式主樓為主體,90年代開始主樓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館及綜合體育館、游泳館、紫荊公寓等現代風格的建筑物,雄偉大氣,而又安靜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