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書院位于無錫解放東路的東林書院,創建于宋朝,重修于明代,修繕于當下。它是我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有“天下言書院者,首東林”之贊譽。
不過,許多華夏子孫知曉東林書院,往往因為是早先讀過或聽說過如下一副流傳千古的名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此聯為明朝東林黨領袖顧憲成所撰。顧憲成乃明代名士,官至吏部文選司郎中,后革職還鄉,與高攀龍等在東林書院講學,世稱東林先生。
自古以來,一些讀書人有個陋習:“兩耳不聞窗外亊,一心只讀圣賢書”。而顧憲成等主持東林書院,讀書不忘救國,關心家事、國事、天下亊。在講學之余,他們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措陳時弊,銳意圖新。而這副對聯正是充分表現了顧憲成等東林黨人的抱負與心聲。也正因為如此,數百年來,這副對聯曾激勵無數仁人志士,走出小家為大家,步出書齋奔天下。
對聯這副對聯,不僅寄意述懷,立意高遠,而且,就藝術性而言,全聯音調回環鏗鏘,節奏急促和諧,堪稱上之上品。
就對聯分類而言,這副聯語屬于自勉聯、互勉聯、裝飾聯一族。這類聯語,不同于時間性很強的春聯、喜聯、挽聯,不能過于趨時,而要有概括性和哲理性。顧憲成此聯,充分體現了這個特點。
這類對聯的寫法,與一般對聯的寫法相同。但為了增強藝術性和感染力,常常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狀景抒情。這副名聯正是如是。如上聯之中,“風聲雨聲讀書聲”,用了反復;“聲聲入耳”用了迭字;“讀書聲”與“聲聲入耳”之間,用了頂針。下聯,亦是如此巧妙。
如果廣覽其他名聯,之所以為人稱贊,也往往是因為妙用了修辭手法。例如,有用回文的,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北京天然居酒樓)。又如,有用嵌字的,“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姫耶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安徽虞姬墓)。再如,“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風風雨雨時時好好奇奇”(杭州西湖),這里是迭字連用,氣勢非凡。
總之,我們倘佯于東林書院,欣賞顧憲成撰寫的千古名聯,在感受其憂國憂民精神的同時,從中吸取撰寫對聯的藝朮,也不失為一種收獲和享受!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姑蘇水鄉客)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