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主食依舊是占據著主要位置,一日三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可隨著人們的日子越過越好,除了三餐之外,人們也經常會花點小錢到街邊的小吃店里叫上一碗地道的地方小吃,慢慢地品嘗著,以滿足自己的食欲,屏南人也不例外。

有句俗話叫“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知伴隨著人們走過了多少個春秋。在從前那個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年代里,人們除了想著把肚子填飽以外,大概也就沒有更多的想法了。可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發生了變化,大家已不再滿足于填飽肚子了,那個一日多餐的日子也已不再只是一種奢望了。
現如今,主食依舊是占據著主要位置,一日三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可隨著人們的日子越過越好,除了三餐之外,人們也經常會花點小錢到街邊的小吃店里叫上一碗地道的地方小吃,慢慢地品嘗著,以滿足自己的食欲,屏南人也不例外。
【
代溪的芋頭面】
若是說到屏南的地方小吃,首先讓人想到的是代溪的芋頭面了,由于代溪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代溪芋頭。代溪芋頭合著地瓜粉、香菜等物組合成了一碗美味的芋頭面。瞧,那剛出鍋的芋頭面香味四溢,還沒嘗便已過了一回鼻癮。入口時會有一種黏黏稠稠的感覺,細嚼之便有一股香味悄悄地在牙齒里滲透著,然后傳入味覺系統。屏南人就喜歡讓這種甜美的香味在體內流淌著,他們說這是一種幸福,這是一種難言的快樂!
【
漈頭村的扁肉】
除了代溪的芋頭面之外,漈頭村的扁肉在屏南也頗有名氣。漈頭扁肉的一大特點便是皮薄且滑,放入口中時也許沒待你細嚼便已進入了你的腸胃。若想細品,定要將扁肉小心翼翼地放入口中,用你的舌頭慢慢地感受著其中的滋味,這樣才能品出更多的東西來。屏南的拌面與扁肉像是一對姐妹,相輔相承,卻又各自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在屏南,人們只要談它們其中的一種便會不自覺地想到另外一種,彼此間就像是一面鏡子,相互照映著。
【
雙溪泥鰍湯】
要是說到古鎮雙溪的小吃,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雙溪泥鰍湯”了。田間的泥鰍與山里拔來的香菜再加上一些紅糟,便構成一碗“野味”十足的泥鰍湯。說它野,其實一點也沒有貶低它。屏南人曾經就被外地人稱為山里人,山里人吃的自然是“野食”了,可山里人吃著這山里的“野食”不是照樣長得又壯又結實嗎?
【
寒草粉干】
“寒草粉干”在屏南也可稱得上是一絕,人們在乍聽之下似乎覺得寒草粉干是什么好吃的食物。其實不然,寒草粉干只不過是在普通的煮粉干的基礎上加上了一味去感冒的草藥,因此便成了一道特殊的小吃。因其有著防病與治病的功能,所以頗受屏南人歡迎。
【
炒米粿】
炒米粿是一些外鄉人到屏南來必嘗的小吃。它的配料其實很簡單,只不過是放上幾根蔥和幾塊肉而已。將米粿放在鍋中干炒,在適當時加點調料,經過幾分鐘的烹制之后一碗香噴噴的炒米粿就這樣出鍋了。炒米粿的那種入口后滑膩的感覺屏南人再熟悉不過了。
除了這些能填飽肚子的小吃外,屏南的小菜也別有一番風味。夏夜里,小伙子們喜歡叫上三五個好友,到在街邊的小吃店里叫上兩三個小菜和幾瓶啤酒,一起聊聊天、去去署氣。剎那間,小伙子們仿佛忘記了工作中的疲勞,只是盡情地喝、盡情地吃,將一切拋到了腦后,好不痛快!于是,鴨翅膀、雞腿、小腸這些小菜便成了小伙子們配酒時的首選。他們一邊吃著美味的小菜,一邊暢談著對人生的美好憧憬,頗有幾分煮酒論英雄的氣勢。這樣的夜晚讓人陶醉,這樣別致的“景色”使夏天的夜變得與眾不同。我想,要是沒有了那一道道美味的小菜為輔,那么這夏夜的“景色”也定會大打折扣了!
如今,那句“民以食為天”的古話已悄然發生了變化,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吃飽,更多的人則是把吃當作一種享受,一種追求健康的方式。追求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力,屏南人也不例外。在這越過越好的日子里,人們也不忘“管好”自己的這片“天”。因為他們知道這片“天”便是他們的命,他們的本。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