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民族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的民族,貫穿于生活、勞動等一切社會活動中。宗教禮儀非常嚴密、非常講究,在禮佛、供養方面都有自己獨特之處;佛殿禮佛,都有“三寶”:佛(佛像)、法(經書)、僧(僧人),左側經文代表法,右邊寶塔代表宗派。禮佛叩首時頭必須觸地,這樣才代表虔誠、代表真正的拜佛。
藏民族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的民族,貫穿于生活、勞動等一切社會活動中。宗教禮儀非常嚴密、非常講究,在禮佛、供養方面都有自己獨特之處;佛殿禮佛,都有“三寶”:佛(佛像)、法(經書)、僧(僧人),左側經文代表法,右邊寶塔代表宗派。禮佛叩首時頭必須觸地,這樣才代表虔誠、代表真正的拜佛。
? 進藏旅游少不了了和當地的藏族同胞打交道,在多種多樣的藏族禮儀中,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下面介紹幾種禮儀:
1.獻哈達:
獻哈達是藏族最常見的一種禮儀。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紡得稀松如網;也有優良的、用絲綢做料的哈達。哈達長短不一,長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白色的哈達象征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
獻哈達的動作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要用雙手捧哈達,高舉與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彎腰給對方,這時,哈達正與頭頂平,這表示對對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對方以恭敬的姿態用雙手平接。對尊者、長輩獻哈達時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將哈達捧到座前或足下;對平輩或下屬,則可以系在他們的頸上。
?
2.磕長頭:
磕頭也是
西藏常見的禮節,一般是朝覲佛像、佛塔和活佛時磕頭,也有對長者磕頭的。磕頭可分磕長頭、磕短頭和磕響頭三種。
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后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后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在此過程中,口與手并用,六字真言誦念之聲連續不斷。還有一種為原地磕長頭。
3.鞠躬:
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需要鞠躬,以示尊敬。
鞠躬時要脫帽置于手上,彎腰45度;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有時合掌與鞠躬并用,合掌要過頭。
?
4.敬酒茶:
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會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經蒸餾、近似貢酒石酸的水酒,度數十五度到二十度。
客人進屋坐定,主婦或子女會來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過去喝,這樣才算懂提禮貌。
5.稱謂:
6.敬老: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許多節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習慣。藏歷年除夕晚上,全家吃面古突辭舊迎新的時候,總是先請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或媳婦要搶先背回第一罐水,調制成酥油茶敬獻老人,以此表示晚輩對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
7.其他:
a.在吃飯方面,還有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的規矩。
b.行路時,有不搶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禮讓的規矩。
c.坐時有不能搶主賓席、不能東倒西歪、不能隨便伸腿等規矩,是一般長輩教育子女的一些必須注意的禮儀。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