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三峽是對三峽的一個總稱。是長江的一段山水壯麗的大峽谷,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三峽的山水也伴隨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它不僅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杰用武之地。那
長江三峽是哪三峽呢?
瞿塘峽 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我想它應該也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 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巖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瞿塘峽雖短,卻能“鎮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西陵峽 在
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兵書寶劍峽在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巖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崆嶺峽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 巫峽 在
重慶巫山和
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
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這里群峰競秀,氣勢崢嶸,云霧繚繞,姿態萬千。
三峽最適合旅游季節:春、秋。溫度比較適宜。夏季景色最美,最不適合旅游季節:冬,比較陰冷。
溫馨提示:一般三峽游輪于每年12月底就停航,于次年3月初使航。
看了以上對長江三峽是哪三峽的信息介紹,是不是你也想來看看這三峽的美景,我社也提供長江三峽的旅游線路,詳情可撥打24小時免費服務熱線咨詢。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