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龍塘雕刻藝術是在海口市瓊山區龍塘鎮起源和發展起來的。龍塘的石雕、木雕和泥塑素以字體美觀、圖像逼真、雕工精湛、形象生動而馳名,僅二十世紀初以來就涌現出無數的馳名藝術。,海南旅游攻略,海南游記攻略,海南好玩嗎,海南在哪里,海南有什么好玩的,海南怎么去,海南怎么走,海南住宿,海南景點景區
??? 海南龍塘雕刻藝術是在
海口市瓊山區龍塘鎮起源和發展起來的。該鎮位于
海口市中部偏北,南渡江下游西岸,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區。這里的地質屬玄武巖層,土壤多屬火山噴出物玄武巖構成的石礫土,遍地怪石嶙峋,樹木叢生,這一切都為雕刻藝術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龍塘雕刻藝術景觀
??? 在當地古人的墓前,石人、石獅、石馬、石狗等都雕刻得生動傳神,姿態各異;在廟宇祠堂里的浮雕有戰爭、狩獵、演戲、奏樂等各種形態的人物和鳥獸的形象,栩栩如生,甚為逼真;明清時代富貴人家建造的房屋多為石木結構,四周墻體雕琢光滑,屋內棟木梁等大多以菠蘿蜜或花梨木制作,材質堅硬,花草和人物刻畫工筆細膩,神形各異,雕刻工藝相當復雜。
龍塘雕刻藝術作品
??? 龍塘的石雕、木雕和泥塑素以字體美觀、圖像逼真、雕工精湛、形象生動而馳名,僅二十世紀初以來就涌現出無數的馳名藝術。
??? 生于1892年的吳坤桃曾在生命結束之前,嘔心瀝血用整整6年時間刻成了傳世之作一塊屏雕。這塊屏雕高73厘米,寬44厘米,厚7.5厘米,屏中除了出自傳說故事中的13個或坐、或立、或舞、各具神態、栩栩如生的人物外,還刻有一對梅花鹿、一對鴛鴦、一對仙鶴、有城墻、拱橋、亭、鉆塔,有青山秀水、香花綠草、楊柳暢茂、梧桐濃蔭,還有蓮下游魚等,更奇特的是城門懸掛著一盞洋燈,不須通電而四時都覺得搖動,表現了制作者高超精湛的技術。
??? 著名的作品還有
海南民族博物館的兩條高5米的大石龍柱、三橋簡后夫人花橋、海瑞墓、丘陵墓、文昌孔府廟、東山嶺尼姑庵、瓊中百花嶺石木雕作品以及府城白衣寺木雕一樽地藏王佛象、在昆下村雕刻的龍柱一對泥塑雙龍吐珠、九龍壁、龍柱、蟠龍酒埕、雙龍糖缸、唐三彩古馬等。
龍塘雕刻藝術歷史
???
海南龍塘雕刻藝術起源于陶瓷業的泥塑,延伸到石雕、木雕。早在900年前的宋朝,龍塘就已出現陶瓷泥塑,有“盆缽之鄉”的美稱。現見于文字記載的有龍塘鎮文彩村的一塊禁碑,刻于1784年,上面記有窯民勞作之艱難。龍塘從元代開始就有石雕、木雕,到了明代時石雕、木雕工藝已發展到相當的水平。后又吸收了北方的一些雕塑優良傳統,許多優秀藝人的作品藝術價值極高。
??? 龍塘陶瓷再次興盛于解放后。1958年國營龍塘陶瓷廠成立,興盛時瓷廠占地面積達200畝,職工達300人左右。1959年11名龍塘工匠石雕赴京,參加了人民大會堂、民族飯店、文化宮等大型建筑的建設。目前68個自然村中,從事雕刻、泥塑等藝術的就有42個村。而富道、富禮的木雕,搏撫、永昌的石雕,文彩、永鞏的泥塑遠近聞名。因為龍塘雕刻藝術的成就,1995年,國家文化部授予龍塘“民間雕刻藝術之鄉”稱號。
龍塘雕刻藝術發展
??? 龍塘雕刻藝術發展的同時也受到生產工藝更新不快,市場供求面狹小,后繼乏人等條件制約。有關部門正計劃進一步挖掘、整理民間龍塘雕刻技藝,培訓新一代雕刻技術人員,發展雕刻專業隊伍,并計劃將龍塘雕刻業的發展規劃列入龍塘鎮政府工作內容。以鎮政府、村集體、個人集資方式,成立雕刻專用基金,發展龍塘的雕刻事業。
???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海口民俗文化信息,為您的海口旅游做好準備,那么就快來我們的海南旅游看看吧!我社推薦了眾多精品海南三亞旅游線路及相關信息。詳情請咨詢我們的24小時免費客服熱線
海南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