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容祥和的大佛,雙眼呈半睜的狀態,頭部則躺臥在寶盒之上,注視著盤跪在地的虔誠信徒,相傳是仿照佛祖釋迦牟尼半臥講道的形態所建,不過細看下,臥佛都有一雙迷人的眼睛,安詳中甚至帶著絲許媚態,卻是別處看不到的。緬甸似乎盛產臥佛,而且一個比一個巨大,然而最有名的卻不在仰光,而是在另一個古都-勃固。
?
?????? 來緬甸之前,了解到距離仰光八十公里處有一古都-勃固(BAGO),公元1369年孟族(MON)第六代王頻耶宇遷都于此地,勃固王朝因而得名。1539年勃固王朝為東吁王朝所滅,再加上伊落瓦底江的改道,現在的勃固只是殘喘于仰光陰影里的一個小鎮,唯有那椰林里的十幾座廟塔在展示著往日的繁華。
?????? 這里是通往緬甸的圣跡—大金石的必經之處,那是一塊金葉覆蓋的巨型礫石,在Kyaikto山上一處斷崖絕壁邊沿上搖搖欲墜卻始終滾不下去,據說有著神奇的法力,朝拜者如潮,但打聽了一下,發現這是個考驗佛教徒虔誠的地方,從勃固前往除了要開4個小時的車外,還要從Kinpun徒步11公里,游客可以先坐皮卡車后步行,但從下車處也需再步行45分鐘才可以到這座宏偉的佛塔,如此辛苦到達跟前,竟然規定只有男人才被允許走過橫跨深淵的小橋,來到巨石旁邊,貓貓一聽就放棄了。
(瑞達良臥佛正在維修,渾身都用草墊子裹起來)
???? ?? 于是我們的勃固行,就以瑞達良(Shwethalyaung Buddha)臥佛為主了。從仰光到勃固的公路是全緬甸唯一一條高速公路,路況還不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后,我們來到了瑞達良臥佛寺前,臥佛在
東南亞和南亞的佛教國家很常見,只是緬甸的臥佛一來數量多,二來體型龐大。由于要脫鞋,大家索性光著腳下了車,走在沙粒地上很扎腳,后來每天都要脫鞋,腳底板也就沒那么敏感了。
?????? ?原本露天的臥佛,現在有了個棲身處,那是一個輕鋼結構主體的天棚,四面通風,入口處是一七重飛檐玲瓏塔,兩邊各有一巨獅石像守候,旁邊的相思樹總是撒了一地的花瓣。廟內的大臥佛塑于公元994年,期間原廟毀于數百年戰亂,臥佛被遺棄淹沒在荒蕪叢林中數百年之久,1756年勃固受外族侵略,當地人無力抵抗,遂將臥佛深藏地下,直到1881年,
英國人修建鐵路時才再現于世人面前, 這是下緬甸重要佛教勝跡之一。
??????? ?臥佛巨大無比,足有55米長,高16米,光那描金鏤銀的腳掌就長7.7米,凡人立于側感覺渺小如滄粟。臥佛由整塊石雕成,潔白如玉,著金色袈裟,眉眼生動,微笑斜臥于寶榻,頭部枕在層層寶盒之上, 佛容慈祥,壯觀中只會令人心平氣和,沒半點畏懼,可惜的是在維修中,除了頭部均裹滿了草墊。貓貓繞到臥佛背后,發現后面還有一列佛祖取得民心并戰勝魔鬼的浮雕故事圖,是勃固自古流傳下來的佛祖典故,臥佛上面的天花板上寫滿了捐獻者的名字與金額。有意思的是佛像背后,是一對對當地情侶很喜歡的約會處,當然,佛的背后,大家只能規規矩矩地談心聊天了。
(注意佛的眼睛,從這個角度看半睜半閉)
?????? ?勃固還有幾處露天的臥佛,烈日下我們頂著將近四十度的高溫,站在臥佛腳下,藍天下臥佛高枕無憂,似乎比“睡”在寺院里的更加愜意。貓貓猶豫了一下,沒有脫鞋上到平臺上,估計那里的溫度會把貓爪烤熟的,臥佛的眼睛很有意思,從頭頂方向看,佛陀是微笑的,從中間看,面容是安詳的,而再站到腳那邊來看,表情卻是莊嚴的。說起臥佛的形象,在《大唐西域記》中:釋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羅國收了最后一個弟子善賢之后,便“入寂滅樂,于雙樹間北首而臥”,感嘆大覺世尊將寂滅,眾生福盡,眾徒悲戚,釋迦牟尼便“右脅臥獅子床”安慰大家,這情景便是后來的臥佛形象。
(無論是臥佛還是坐佛,看著都很新)
(貓貓繞到勃固四面佛中的一面入口處,驚奇發現佛還染指甲)
???? ? 除了大臥佛,勃固的巨型四面佛(Kyaik Pun)同樣很壯觀,有說是由十四世紀的達摩西提王(Dhammazedi)所建,亦有說其實是由當時皇宮內的四個宮女捐錢而建,四人還發誓一世不嫁侍佛,但后來其中一人卻毀約嫁了人,當時其中一面佛像便裂開了,后來重修才得以恢復原貌,但這個佛的眼睛就和其它三個不一樣了,看來眼睛真是心靈的窗戶。這四尊高三十米的巨型坐佛矗立在藍天下,神態肅穆怡然,讓人不禁心生敬意。
(佛的模樣十分嬌媚,與通常所見的寬鼻細眼十分不同,也許是現代人的審美所致吧)?????? ?天氣實在是太炎熱了,連當地的導游都感覺有些中暑,那個下午貓貓也開始有些頭昏惡心,回到仰光后,稍事休整了一下,便來到這里的臥佛寺—喬達基大臥佛。這個臥佛比較新,塑于1907年,原本是尊露天的的大坐佛,1953年以后改成了現在長20米,高5.4米的白色大臥佛,只見他面部輪廓立體,描眉畫唇有幾分妖媚,而那雙玻璃鑲成的有一人多高的眼睛,扣人心弦,炯炯有神,據說還是中國畫家的點睛之作。
(佛塑成這個樣子,實在是有些誘惑)?????? ?這個大臥佛還有一個特別之處:足有一人長的巨型腳底上雕刻彩繪著108個格子和圖騰,其中59格是人的世界,21格是動物的世界,28格是神的世界,將生命之輪描繪在這里代表佛遠遠超脫于輪回之上。佛的兩只腳一前一后,舒適地以手枕頭,雙眼注視著盤跪在地的虔誠信徒,據說這種姿勢是佛在休息,而非涅磐。臥佛最重要的是腳,腳心有法輪,象征佛陀生平用雙腳走遍減輕腳的疲累。
??????? ?同樣這里覆蓋臥佛的不是寺廟,而是以鐵皮做成的屋頂和一點遮陰,四方沒有墻壁,徐風吹來,令人羨慕佛的悠閑自在。緬甸最好的建筑是寺廟一點不假,緬甸人對物質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有飯吃就行,有余錢就修廟,就燒香拜佛做善事, 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雖然遠離現代社會文明,外人也只有表示尊重。
(瑞達良臥佛殿下是個工藝品市場) 緬甸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