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隴鑒,參觀
【壯家古寨】,名字也很奇特,壯族,古稱俚僚,是西南古老的民族之一。西南地區(qū)古屬百越之地,古書記載的西甌和駱越便是壯族祖先居住的區(qū)域。歷代對壯家有不同的稱呼,除俚僚外,還有“烏滸”、“獞人”、“土人”等。以前壯族的壯寫為“撞”,后改為“僮”。據(jù)說是周恩來提議將“僮”改為“壯”,一直沿用至今。
這個寨子有上百年歷史,還保留著原生態(tài)的壯家民居和風俗。而這里先前已搬遷,老房子都是空的,為了保護古村落,留住原住民,政府動員老住戶重新搬回來的。壯家古寨,碧綠清澈,母系遺風尚存,村民自給自足,安居樂業(yè),延續(xù)著壯族人的血脈。西南是多民族居住區(qū),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各民族免不了相互影響,或被異化。碩龍鎮(zhèn)地處中越邊境,他們的祖先尊奉同一個朝廷,一百多年前,一紙協(xié)定把河兩邊分為兩個國度。如今,中越兩國經濟差距甚大,一元人民幣換三千多越南盾的匯率讓我方邊民在邊貿走私中發(fā)了大財,我方邊民新蓋的樓房隨處可見,家家戶戶插五星紅旗也成邊境一大特色。
參觀古寨的重頭戲是享用壯王宴。
村外一個大棚里排著幾十張大圓桌,場面很大,也許過去壯家土司宴請賓客就是這種氣派吧。我們坐定后,女導一聲吆喝吩咐上席。只見一男子候在掛著銅鑼的門邊,待倆婦女抬著一竹匾菜上桌時,那男子“匡匡”兩聲鑼響、一聲“開宴嘍!”,眾人便可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