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今天的旅游人來說,智慧化既是宿命,更是使命。”疫情后,一場科技推動景區行業變革的時代浪潮正加速涌來。 6月2日,以“智慧旅游,科學運營”為主題的首期全國智慧化景區建設系列培訓班圓滿 ...

“對于今天的旅游人來說,智慧化既是宿命,更是使命。”疫情后,一場科技推動景區行業變革的時代浪潮正加速涌來。
6月2日,以“智慧旅游,科學運營”為主題的首期全國智慧化景區建設系列培訓班圓滿結課。主講嘉賓們通過開展政策解析、智慧化實踐經驗分享等直播課程,為從業者傳授轉型之道,幫行業把脈智慧景區未來建設。
培訓班由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指導,中國旅游景區協會主辦,美團點評承辦,通過美團大學美景學院直播平臺免費開放。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有關領導、黃山景區代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專家學者,以及美團點評、中國移動、華為等智慧景區新基建代表受邀進行首期授課。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主任陳丁昆在開班儀式中講到:“本次培訓不僅是為了深化智慧景區建設認識,更是為了推進景區全面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而采取的重要舉措。”
免費直播講授景區與互聯網的疫后“共生”之道
疫情期間旅游業按下暫停鍵,景區首次經歷線下客流徹底“歸零”,同時這也倒逼景區加深線上化、擁抱互聯網。黃山風景區信息中心梁焱在智慧景區案例分享中講到,疫后數字時代加速,景區亟需思維模式的轉變,要在戰略上將競爭邏輯轉向共生邏輯。“這需要與其他景點同仁進行合作,與互聯網平臺探索跨界融合,以游客體驗為中心,形成不分主次,互為主體的共生環境,進而挖掘滿足更多新的消費需求”。
舉個小例子,為引導更多游客提前預約購票,安全游覽,黃山在美團App和大眾點評App上對限流、預約以及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舉措進行重要提醒展示。該服務打消疫后“不敢去”的顧慮,也促使黃山在美團平臺上的關注度得到快速恢復。數據顯示,清明小長假首日黃山風景區的訪問量同比去年增長近60%。美團代表主講《景區預約開啟智能化運營管理新模式》課程時也提到景區和平臺的關系在變化,平臺將不再僅僅被看作是售票渠道,而是人的聚合。東方明珠在洞察出本地游復蘇趨勢后,便聯合本地屬性較強的美團平臺首發5折預售門票產品,希望可以通過本地/周邊游屬性較強的美團提前了解消費需求,預估流量。基于合作實踐,美團還總結出了疫后營銷新模式,通過美團導入本地/周邊新流量,同時通過“安心玩”等產品向游客展示防疫舉措,重塑疫后品牌“安心”形象,最后打造類似預售這樣的爆品提高銷量,增加收入。
智慧景區建設需要“成熟”“接地氣”的技術
當前,推進網絡預約購票、分時預約是景區智慧化的首要任務。長期看,預約入園也會成為旅游新常態。在此大背景下,華為、中國移動等技術廠商積極進行智慧景區新基建的創新探索,并在培訓課程中分享5G應用的現狀和前景。
同時,美團等互聯網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助力景區網絡購票、預約旅游更好地落地應用。據介紹,2月以來美團聯合行業軟硬件合作伙伴先后推出網絡實名登記、無接觸掃碼購票、掃碼入園、門票實名預約購票等多種客流管控舉措,已落地全國超5000家開園景區。基于實踐應用,美團還形成了《旅游景區預約游覽服務規范》,并獲得中國標準化協會評審正式團體標準立項。下一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標準化協會、中國旅游景區協會、中國旅游協會投資分會、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等單位將基于美團規范推動相關團體標準制定。
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業在授課中坦言,目前一些最新的技術模式理念都在嘗試與旅游對接,是好事但不一定能達到好的效果。應用更便宜、更實在、更接地氣的成熟技術,不單純追求軟硬件技術的先進性,這才是旅游智慧化服務行業該具有的稟賦。
超9成學員:實用!干貨滿滿!培訓助力全國景區安全復蘇
談及本次系列培訓課程,超94%的學員都表示本次培訓具有實戰意義。不少學員表示,愿意將系列培訓課程推薦給身邊的同事。據介紹,首期課程共吸引來自來自山東沂蒙山、嶗山風景區、北京歡樂谷、青海湖景區、黃鶴樓、廣州博物館等超7600家景區的3萬多名景區工作人員“云上”聽課。
美團點評副總裁陳榮凱表示,這次疫情中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在加速,更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轉化。這意味著原來傳統的服務提供方式、管理方式、運營方式都要面臨新的變化。雖然現在景區行業增長可能比往年的高峰期有所下降,但“磨刀不誤砍柴工”,利用這次景區協會組織的培訓,我們希望能夠幫助景區行業的各位朋友捕捉住新的機會。景區青山常在,只要插上智慧化的翅膀,就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中國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