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頭不落地,城市更美麗”。過去的一年,這句口號伴隨著每一個西安人一起經歷了城市衛生的巨大變化。12月24日,游客陳雨欣在城墻景區參加了一場歡樂感十足的撿煙頭游戲。男朋友背著她,她拿著長夾子一個個撿起煙頭樣子的道具,比賽的結果是她得了小組第 ...

“煙頭不落地,城市更美麗”。過去的一年,這句口號伴隨著每一個西安人一起經歷了城市衛生的巨大變化。12月24日,游客陳雨欣在城墻景區參加了一場歡樂感十足的撿煙頭游戲。男朋友背著她,她拿著長夾子一個個撿起煙頭樣子的道具,比賽的結果是她得了小組第一名,滿頭大汗的男朋友說以后再也不亂丟煙頭了。
“煙頭革命”
擦亮了城市的生態文明底色
隨著去年12月25日,西安的“煙頭革命”在城墻景區轟轟烈烈的打響后,“三基建設當第一,標準體系樹第一,口碑評價爭第一,無煙景區創第一”就成了城墻景區的目標,管理水平很快再上新臺階,實現了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的雙提升,由此成功創建了西安首個無煙景區。
趙伶俐是城墻景區上的一名普通保潔員,她的保潔區域是南門城樓西側120米的區位,也是市領導曾親自撿煙頭的地方。時隔一年,再回憶當初的場景,趙伶俐說:“當時覺得很羞愧。那時我們管不住,游客要亂扔,我們只能像救火隊員一樣,掃完這里掃那里,8個小時忙不停,也不敢說責任區里完全沒煙頭。”
“煙頭革命”之后,趙伶俐的工作經歷了極度忙碌、忙碌到輕松的遞減式變化。這得益于全面創建無煙景區的整改方案——“1—3天查找問題,找差距;一周內細化管理,提升標準;二周內夯實基礎,三基達標;一月內確立標桿,形成示范,接受社會檢閱。”
一時間,城墻景區通過全員都做保潔員、個個爭當五星級服務員的行動,組織萬余志愿者參與無煙景區共建行動,同時邀請500名社會監督員現場問效,帶動全民擦亮城市的生態文明底色。
在這里不僅體驗歷史
也感受現代文明
王翠茹是城墻景區的保潔領班,她說“煙頭革命”一開始,就加大了保潔頻次,之前她需要30分鐘巡查保潔一次,現在是15分鐘。首保時間也由之前城墻上8:30完成,園區11:00完成,變成現在的城墻上8:00完成,園區提前至9:30完成。雖然工作頻次加密,但王翠茹覺得現在工作反而輕松了。“沒有煙頭了,其它的垃圾也少了,看到這么干凈的環境,游客想亂扔東西都覺得不好意思,大多都能到就近的垃圾箱投放垃圾。”
為了提升景區硬件,方便游客自覺愛護環境,這一年城墻景區設立滅煙柱171個,增加200個“花籃”形狀的新果皮箱。此外,還專門為保潔員們配發了長短不一的4種保潔工具,最長的伸縮桿有6米、最短的鉤針只有20厘米,這兩樣都是用來清理墻體外側和下水道死角垃圾的。如今想在保潔區域的明面上找到煙頭之類的垃圾,還真是一件難事。
景區內的煙頭和垃圾沒了,游客和市民的笑臉多了,“煙頭不落地”的觀念深入人心。城墻人通過多伸手、勤彎腰身體力行,向市民游客傳遞文明出游理念。
來自安徽的游客陳先生在景區門口買票時,拿到票的同時也被告知“這里是無煙景區”,起初他并不相信戶外景區能完全實現無煙,但當他連續在多個垃圾桶的煙灰缸內找不到一根煙頭時,他信了。“西安城墻不讓煙頭落地是玩真的,愛護環境打造無煙景區,西安人是認真的。”參觀結束后,西安城墻給陳先生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在這里不僅體驗著歷史也感受到現代文明。”
于細微處共治環境衛生
共享文明成果
現在,如果您在城墻上遇到工作人員隨身攜帶便攜煙灰缸、滅煙袋,一定不要吃驚。如果您遇到滿頭白發的老人或者滿臉稚氣的小孩在檢查死角衛生,也不要驚訝。
72歲的衛生監督員趙大爺說起城墻的“煙頭革命”很是激動:“全社會都在行動,都在守護西安的名片。”
在提升景區環境衛生的同時,西安城墻還倡導市民游客積極加入西安城市環境保護工作中,開展撿煙頭兌禮品活動。市民持十枚煙頭,即可到景區游客服務中心兌換小禮品一份,城墻小武士手機吊飾、城墻系列便簽、城墻滅煙袋、城墻牡丹花杯墊等特色文創產品在這一年中共計兌換3萬余份。發出去的是獎品,換回來的是大幅提升的文明意識。
這一年來,“撿煙頭”是西安城墻“細微處見真章”的生動實踐。24日早上以“煙頭不落地,城市更美麗”為初衷設計開發的幾個小游戲,是城墻景區為使“煙頭革命”常態化不斷進行的創新體驗形式。通過游戲的方式,使更多人樹立起愛護環境,共享城市文明的良好風尚,通過社會各方力量攜手共治環境衛生,共享文明成果。 賈 茜
西安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