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區展示的是青田石雕的歷史、傳承與發展,展示的是青田石雕從開采到加工以及形成藝術品的整個過程。不僅能看到歷代大師的頂尖絕品,也有年輕藝人嶄露頭角的創新之作。讓石雕告訴世界中國有個青田,通過中國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區,了解青田石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感悟青田的智慧和文化,以及石雕一樣大氣精致、開放兼容的內涵和情感。可養生休閑,可淘寶取石,亦可學成一門謀生手藝。中國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區多節點的組合把青田石雕的歷史、文化以及原創與欣賞有機地融合,并且還延伸了印石文化的內涵,國之瑰寶、千載絕藝讓游客暢游盡興。
青田中國石雕文化旅游區中國石雕文化旅游區:票價:60元/人
青田特色小吃
【方山田魚干】
將田魚剖肚抹鹽后,放在鍋里,下墊稻草用慢火蒸熟。再放在竹籠上用炭火、糠煙熏干,可久貯藏,口味松脆鮮香,田魚干炒粉干是待客佳品,以方山田魚干最聞名。是僑鄉饋贈佳品。
【青田山粉餃】
芋仔煮熟后剝皮,拌山粉(番薯粉)摻揉均勻。以盤菜、碎肉、冬筍、豆腐等作餡,包成三角形(或半月形),蒸熟存放,吃時再煮熱加作料,為冬至、春節或平時待客食品。用較大山粉餃的皮,包上蘿卜絲、蝦皮、肉丁、蔥末等餡,呈饅頭狀,底貼一張柚葉,蒸熟,就成山粉饃糍。
【青田糖糕】
青田傳統風味食品,是春節和舊時娶親必備佳品。定親或迎娶時,均要送給新娘家若干片糖糕,有“生女兒換糕吃”的說法。糖糕的做法是用糯米粉加紅塘水拌勻后,中放一、二層豬肉、紅棗、花生米、赤豆、桔子皮、桂花等輔料,入鋪有箬葉的蒸籠,蒸十多小時,放涼后翻出,狀若磨盤,直徑二尺許、厚三四寸、重二、三十斤,涼食或蒸軟熱食皆可,香糯甜美。
【青田千層糕】
用早(秈)米加少量槐花米或黃梔,再加“灰湯”(即稻草灰淋出澄清的水,有堿性,也叫“灰煎”)浸泡后磨漿。米漿入鍋邊煮邊攪成厚糊狀,裝入蒸籠,拍壓緊實蒸熟即可。另一種“澆湯”的做法:將米漿直接倒入蒸籠內一薄層,厚半厘米左右,蒸熟后,再澆入一薄層米漿,再蒸熟。這樣一層一層分別蒸熟,每層可以撕剝開,故名“千層糕”。一般二十層左右,三寸多厚。千層糕呈黃色,美觀、軟韌、香柔、微澀味、易消化。一般都切成小塊加青菜煮食。是春節或農歷七月半的傳統食品。
【青田清明果】
早春采摘棉菜或青蓬嫩芽,用開水燙過瀝干,與泡透的米或米粉一起搗揉均勻,很有韌性。用蘿卜絲、春筍、豆腐、肉丁、蝦皮、蔥姜末等做餡,包成圓饅頭狀,底部貼一張柚葉,上籠蒸熟。有青蓬和柚葉的清香。清明上墳祭祖的供品之一。甜清明果是用三合粉(米、麥、黃豆炒熟磨成的粉)拌紅糖稍加些豬油作餡。甜清明果存放時間較久,易于保存。
行車線路
杭州——青田 約345公里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