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日期:1月1日新年前夜,澳門的各大酒店、酒吧、迪廳等場所都會聚滿人群一起慶祝。廣場上也會有新年晚會,在接近零時零分的時候,大家一起倒數,在歡呼聲中踏入新年。晚上,南灣湖會燃煙花……

元旦
日期:1月1日
新年前夜,澳門的各大酒店、酒吧、迪廳等場所都會聚滿人群一起慶祝。廣場上也會有新年晚會,在接近零時零分的時候,大家一起倒數,在歡呼聲中踏入新年。晚上,南灣湖會燃煙花,慶賀新年的來臨。
2月農歷新年
日期:農歷正月初一
澳門的春節有自己的特色,在教堂和歐式建筑林立的小城里逛花市、放鞭炮很有不一樣的感覺。春節期間,澳門的主要街道和廣場都張燈結彩、擺放鮮;從除夕夜零點開始,人們紛紛到媽閣廟和觀音堂參拜,直至天亮。大年初一要到親友家中拜年和互贈“利是”(紅包),市中心的街道和廣場上有各式各樣的賀年節目,如舞龍、舞獅、音樂舞蹈表演等等。
苦難耶穌圣像出游
日期:2月或3月
圣像巡游本是南歐的宗教儀式,澳門自16世紀設立澳門教區以來,便一直繼承著這個傳統。
巡游歷時兩天。第一天,背負十字架的苦難耶穌圣像莊嚴地從崗頂的圣奧斯定教堂出發,被迎到主教座堂,圣像留在主教座堂接受祝禱。第二天,由教士們抬著苦難耶穌圣像出游,然后送回圣奧斯定教堂。
巡游按耶穌基督的苦路公拜,行程設七個站,在每一站都有紀念苦路的儀式進行,隊伍中除了信徒外,還有許多好奇者。
3月土地誕
日期:農歷二月初二
澳門民眾信仰土地神的風氣很盛,不但眾多商號、民居安置土地神的塑像,還建有多座土地廟。以前,每逢誕期,善男信女除了在家供奉外,還在舞獅隨行下,成群結隊地前往土地廟祭祀。
現在,最隆重賀誕的是居住在雀仔園一帶的街坊,他們用金豬酬神、請戲班上演神功戲和舉辦粵曲演唱晚會等。
4月復活節
日期:4月20日
復活節是紀念耶穌基督為人類獻上生命并在稍后復活的事跡。這個節日對本地天主教社群十分重要。有關的紀念和慶祝圣典分三天進行,由耶穌苦難(星期五)、圣周星期六以至耶穌復活主日(星期日)。在這三日內,澳門各堂區的教堂都會舉行慶典彌撒。其中一些傳統儀式在鄰近地區已不多見,所以有不少教徒專程從香港來澳參加有關的紀念活動。
清明節
日期:4月4日
中國的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在澳門等地俗稱“踏青”、“拜山”。很多澳門居民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大家按照傳統,帶了烤乳豬、鮮花、水果和其他食品來到先人的墓前拜祭。
掃墓包括踏青、修墓、插柳、擺祭品、燒紙錢、拜祖先等儀式。這些儀式在很多城市現已難得一見。在澳門,繁忙的都市生活并沒有淡化人們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大家藉著這個節日來表達對先人們的孝思。
北帝誕
日期:農歷三月初三
北帝又稱玄武大帝,傳說他統管北方,又是水神。昔日,氹仔島上大部份是漁民,他們對掌管水族的北帝尤其祟拜,所以在當地修建了北帝廟,它是全澳唯一供奉北帝的廟宇。慶賀北帝誕的傳統還延續到今天,這里的居民每逢誕期都會在廟前舉行盛大的賀誕活動,包括一連幾晚的神功戲及燒香酬神等活動,氣氛頗為熱鬧。
娘媽誕
日期:農歷三月廿三
娘媽又稱天后、媽祖。據說“澳門”這個名字源于這位女神。有一次漁民在中國南媽祖又稱天后、娘媽,是最受澳門居民敬重的神明。天后廟殿多處可見,居民家中,尤其是漁民和水上居民的每條船上,也都要供奉天后。每到誕期,當地人都要去天后廟參拜。
5月浴佛節
日期:農歷四月初八
農歷四月初八即是佛教的浴佛節,道教的譚公誕,也是醉龍節。
浴佛節原是佛教的“釋迦佛祖誕”。根據習俗,這一天澳門的佛教寺廟內要舉行“浴佛”活動:僧人用五香水浴佛,作龍華會,象征彌勒降生。是佛教其中一個重要慶典。
魚行醉龍節
日期:農歷四月初八
澳門的重要節日之一,是漁業行會的傳統節日。從事漁業工作的人每年都舉行醉龍醒獅大會慶祝,以舞醉龍方式到澳門各區巡游。舞醉龍與內地舞龍的方式不同,醉龍只有頭和尾而沒有龍身,由兩名舞龍師傅各執頭尾舞動,還要一邊舞龍一邊喝酒,舞步似醉非醉,十分獨特。
譚公誕
日期:農歷四月初八
譚公誕是慶祝譚公誕辰的節日。據說譚公幼為牧童,所以顯靈時化身為小孩或為漁民預測天氣,或治療疾病。他是繼媽祖后,深受漁民崇拜的另一位海上之神。
每到誕期,路環的譚公廟前有進行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包括上演粵劇、巡游、舞醉龍等等。
花地瑪圣像巡游
日期:5月13日
為紀念葡萄牙人最崇拜的花地瑪圣母而舉行的典禮。據說,圣母曾在1917年于葡萄牙的花地瑪顯靈數次。
圣母像由一身素白的婦女們抬著走在隊伍的前列,而隊伍中三名兒童的衣著打扮就像當年在花地瑪看見圣母顯靈的孩子一樣。上百名的信徒沿途唱圣詩、念禱文跟隨。巡游每年從圣母玫瑰堂出發到主教山上的圣母小教堂,并在此舉行露天彌撒。
澳門藝術節
日期:5月2日-6月2日
澳門藝術節每年由文化局主辦。除了本澳著名的文化團體參與外,主辦單位還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團體來澳獻藝。藝術節的主要內容有:音樂、舞蹈、藝術展覽、曲藝、戲劇、電影等等。多姿多彩的藝術節已成為本地性與國際性相結合的文化藝術活動。
6月端午節
日期:農歷五月初五
澳門和內地同樣慶祝端午節。節日期間,除了吃粽子之外,還會在南灣湖內舉行熱烈的龍舟賽。
8月七姐誕(七夕節)
日期:農歷七月初七
主要是未婚女子的節日。傳說,織女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和牛郎相會一次,相會時喜鵲在銀河上給他們搭橋。
盂蘭節
日期:農歷七月十四
盂蘭節又稱鬼節。澳門是中國保留此習俗的少數地區之一。在這個節日的前后幾天,不少人家在自家門口或者行人道上擺放米飯、肉食等祭品,并且燃燒香燭冥鏹,各處火光閃閃,煙霧迷漫,氣氛很是詭秘。人們相信無論是自己的祖先或游魂野鬼都能“享受”這些祭品。
9月中秋節
日期:農歷八月十五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前,澳門的大街小巷都掛上別具特色的燈籠,向人們預示中秋節即將來臨。澳門人很重視這個節日,親朋好友之間互送月餅,晚上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夜晚,很多人會提著色彩繽紛的燈籠到戶外賞月。
這天晚上,大家聚在南灣湖、公園、黑沙海灘等地方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和合時佳果,共享天倫之樂。
重陽節
日期:9月
澳門人有在重陽節登高、掃墓、吃重陽餅的習俗。在這一天很多人會攜男帶女登上螺絲山、松山、主教山等高處,一邊飽覽秋色,一邊渡過一個愉快的家庭日。
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
日期:9月的第一個周六至國慶
每年9月首個周六至國慶期間的5個晚上,澳門一年一度的國際級煙花盛事,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隊伍燃放五彩繽紛的煙花。最佳觀賞地點有西灣湖廣場、主教山西望洋公園、南灣湖邊、氹仔海洋花園大馬路等。
10月葡韻嘉年華
日期:
為了推動葡語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每年(10月、11月左右)澳門旅游局都會在澳門氹仔的龍環葡韻舉辦為期三天的葡韻嘉年華“Lusofonia”。屆時,將設多個攤位以展示葡語國家或地區的特色小食、飲品和手工藝品,還有趣味葡國傳統游戲和精彩的演出。可以在葡韻嘉年華上品嘗到你可能見都沒見過更沒聽說過的美食哦,對葡語國家和地區(澳門、葡萄牙、巴西、安哥拉、佛得角、果阿、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東帝汶、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
11月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日期:每年11月第三個星期四
賽道位于東望洋跑道,全長3.8英里(6.2公里),東望洋跑道是世界唯一同時舉行房車賽和電自行車賽的街道賽場地,以現有的鬧市街道作賽,以多彎、狹窄等賽道因素著名于世。
票價澳門幣50-800不等,以葡京看臺的觀賞位置最佳。
澳門美食節
日期:每年11月初到月底
自2000年開始,每當秋高氣爽的時節(約11月),一年一度的美食盛宴就會在澳門西灣湖廣場盛大開幕。該美食節由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舉辦,聚集了眾多澳門本地和來自五湖四海的知名店家,讓食客們不必四處奔波就能在澳門美食節里吃遍環球美食。第十三屆澳門美食節將于2020年11月8日-24日在澳門西灣湖廣場(澳門旅游塔前)舉行,為期17天。屆時,為方便市民及旅客前往,主辦單位將設來往澳門各區與西灣湖廣場的免費穿梭巴士。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四17:00-23:00,周五至周日15:00-24:00。
到達方式:乘坐主辦方提供的免費巴士,共有三個候車點,分別為南灣國際銀行、永亨銀行黑沙環分行和氹仔新濠鋒對面,發車時間為周一至周四17:00-23:30,周五至周日15:00-次日00:30;亦可乘坐9A、18、23、26、32、MT4路巴士前往,在澳門旅游塔(Torre de Macao)站下車后步行前往。
門票:免費入場。各攤位均不收現金,只收代金券,代金券可在入口處排隊購買。
12月圣誕節
日期:12月25日
在澳門,圣誕節的節日氣氛非常濃厚,加上她的獨有歐陸風情,使人有身處歐洲的感覺。在這期間很多餅店和酒店都會出售傳統的葡式圣誕蛋糕;全城的大街小巷掛滿各式各樣的燈飾,大大小小的教堂內傳出了歡樂的鐘聲和唱圣詩的歌聲,充滿了圣誕的氣氛。
澳門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