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從2020年底開始打造中國最美自駕游海岸線,并分為六大區域打造各自不同的特色,吸引更多的國內外自駕車友來廈旅游。
六大區域包括:以白鷺洲、海灣公園為核心的自駕車友美食休閑區;以中山路為核心的自駕車友綜合購物區;以廈門大學為核心的自駕車友文化體驗區;以環島路東方海岸為核心的自駕車友海上運動區;以觀音山為核心的自駕車友游樂體驗區;以五緣灣為核心的自駕車友海上休閑體驗區。
廈門市自駕旅游協會表示,今后,廈門還將陸續設計、推出自駕廈門文化體驗游、自駕廈門歷史體驗游、自駕廈門生態體驗游、自駕廈門休閑體驗游、自駕廈門風光觀光游等適合自駕客游覽廈門的自駕線路。
廈門環島路
廈門環島路全程31公里,路寬44~60米,為雙向6車道,綠化帶80~100米,是廈門市環海風景旅游干道之一。環島路的建設一直奉行“臨海見海,把最美的沙灘留給百姓”的宗旨,有的依山傍海,有的凌海架橋,有的穿石鉆洞,建設起點高,標準嚴,充分體現了亞熱帶風光特色。通過近47萬平方米的綠化、小品等充分體現了亞熱帶風光,體現了廈門特色,形成了一條集旅游觀光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濱海走廊。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藍天、大海、沙灘、綠地和四季花開不斷的美好圖畫。環島路將依據現有地貌,海濱沙灘、歷史文脈,從“人、自然、生態”的理念出發,上下行分幅設計,中間和兩側各留50—150米的景觀分隔帶和防風林帶。道路依坡就勢,形成一條原始與現代,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生態路。同時,隨著鐘宅灣大橋的建成,將使原本略顯沉寂的廈門島東北部突現一弘明月伴潮升的壯麗景觀。目前形成了曾厝安綜合服務中心、黃厝旅游服務中心和前埔會展中心,整條道路自然清新,品位高雅,美觀大方。2000年,“東環望海”被評定為廈門新二十名景之一。其中從廈門大學到前埔的一段海岸,長約9公里,稱為黃金海岸線,是集旅游、觀光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海濱綠色長廊。
廈門環島路S形路段
從演武路至白城段的環島路,與岸同高,是一條呈S形的流線型路段,總長1.2公里,橋長超過1公里,為雙向4車道,如長龍凌波臥海,騰空而起。有趣的是,橋梁造型為魚腹式,橋墩為橢圓型、形成美麗的觀海長廊,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側面觀賞海岸、沙灘、海浪等景色。
這一段的堤岸與橋分離,體現出橋岸結合、互為風景的特點。環島路保留臨海單位原來興建的觀海亭,臨海階梯間隔分布,游人可隨時下海灘散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橋梁的夜景設計采用白色光源,橋上不設高欄桿,線型光源設在護欄上,晚上的長橋因此變成一條舞動的銀色光帶,讓人們真正觀賞到“長橋臥波,堤岸典雅”的夜景。
環島路海景雕塑作品
環島路是一處觀山望海聽濤的帶狀景區。在環島路向大海的一邊,有“鼓浪嶼之波”、“大海冥想曲”、“大櫓訴說”、“選擇”、“生機”、“海浪花”、“媽媽帶我去游泳”、“馬拉松雕塑”等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圍繞著大海這個中心,表現出廈門市勃勃生機。
廈門環島路雕塑音樂雕塑
胡里山炮臺旁邊的環島路隔離帶上,雕塑著鐲些音樂五線譜,它就是著名的歌曲《鼓浪嶼之波》的樂譜。該樂譜雕塑長247.59米,由市路橋藝術工程公司于1998年9月8日建成。這座兼具藝術特色和地域特征的雕塑成為環島路上的主要景點,2000年11月被列為吉尼斯世界之最,成為“最長的五線譜音樂雕塑”。
環島路音樂廣場廈門書法廣場
走進曾厝垵海灣,占地約3萬平方米的書法廣場馬上映入眼簾。廣場設計以文房四寶、翰海論筆、遺墨拾芳、藝海雙楫等題材,利用亭、廊、花架、觀景平臺等載體,劃分為三大片和八個景觀區,預計將在2006年9月份完工。整個場地呈凹字形沿海岸線展開,充分利用了“海”的特色,以“書島鷺胸懷,展大海豪情”為主題,并采用“以天為紙、以海為墨”的設計手法,整個設計方案融合了自然景觀。沙灘上凹陷處占地百余平方米的“壽”字已設計完成,藝術家以海為背景,寓意巧妙,仔細一琢磨,它可是一個“濤”字哦。沿著海岸線往東走,我們可以看到一座近400米長的筆架廊,俄羅斯白松天然的材質加上毛筆嵌成的梁架,自然、淳樸的風格會讓你情不自禁也想走進去納納涼,歇歇腳。繼續往東走,各種再現甲骨文、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以及文房四寶的石雕正在緊張的制作中,王羲之的名作《蘭亭序》也坐落其中。整個廣場隨處可見中華書法文化的底蘊,就連這看似簡單的道路也是暗藏玄機的。
廈門書法廣場“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大型標語牌
在黃厝海邊,矗立著一塊大型標語牌“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它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倡導的解決臺灣問題的原則和指導思想,顯示中華民族走向統一的趨勢。2000年11月21日,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來到黃厝海邊,在“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大型標語牌下,吳伯雄說,統一中國,是兩岸人民的心愿,將來統一后,我們可以在臺北吃早餐,乘機抵達廈門國際機場,再轉高速公路,中午則可以在家鄉用餐。
“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廈門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