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指導,市文聯主辦2021深圳民間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五屆客家文化節(以下簡稱“深圳民間文化周”)將于11月3日拉開帷幕。活動將設主、分會場,在全市各區舉辦首屆深圳民間文藝表演優秀作品展演、第五屆深圳民間工藝精品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民間文藝大師公開課、民間文藝家現場展示以及7個分會場等21項活動。

作為本屆“深圳民間文化周”的重要內容,主會場活動將于11月3日在深圳博物館舉辦的“第五屆深圳民間工藝精品展”正式拉開帷幕。展覽將集中展示深圳民間文藝家近年來創作的優秀作品70件(套),涵蓋陶瓷、泥塑、鏨刻、核雕、花絲工藝、古琴制作等30多種民間藝術門類,多為聚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題材創作的精品力作,展示了深圳民間工藝的最新發展成果。
11月12日,“首屆深圳民間文藝表演優秀作品展演”將以錄播的形式在市文聯、深圳文藝網、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深圳博物館、深圳文化館等平臺同步播出。展演將邀我市專業院團、院校的優秀民間文藝表演作品助陣,通過歌、舞、器樂演奏等形式展示深圳民間文藝表演的多樣性和專業性。
此外,主會場還特別開設“民間文藝大師公開課”,將邀請國家一級美術師梁冰、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獲得者胡堂山、深圳非遺生活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魏素瑩分別開展主題為《傳統陶藝與當代陶藝創作》《傳統手工藝——核雕與當代審美融合》《讓“非遺”回歸生活——國家傳統非遺項目在深圳的創造性傳承與創新性發展》的公開課,為高校學子帶來專業分享。
11月19—25日,在“傳統文化進校園”單元,深圳非遺展覽、手工項目展示、山歌、朗誦、器樂演奏等活動項目將走進深圳的5所學校,帶領青少年兒童了解優秀民間文化,感受祖國民間文化之美。
分會場的活動也獨具特色↓
11月4日-26日期間,將在深圳百師園文化產業園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非遺(傳統工藝)精品展”,龍崗區茂盛世居舉辦的“玉成中華——中國歷代玉器展”,福田區新城市廣場南園流動非遺旗袍主題館舉辦的“秀美華章——旗袍主題展”,寶安區一雍博物館舉辦的“不忘初心 傳古承今——紫砂百壺展”和紫砂陶藝親子DIY,寶安區圖書館福永街道分館舉辦的“時光碎影——深圳首屆陶瓷壺藝展”,光明烙畫基地舉辦的“第二屆光明烙畫嘉年華”,南山區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實驗小學舉辦的“第十一屆客家山歌進校園”7大分會場活動。以不同形式為市民群眾呈現玉器、紫砂、客家、陶藝等民間文化元素,讓民間文化之花在深圳處處盛放。

2021深圳民間文化周活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指導,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深圳博物館、深圳市文化館、深圳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福田、羅湖、鹽田、寶安、龍崗、龍華6區民間文藝家協會及深圳大學藝術學部美術與與設計學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學院協辦。
深圳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