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旅游網游記攻略:“早知坡峰嶺,何必去香山” 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 京西房山有個賞秋圣地——坡峰嶺 那里有滿山滿谷的繽紛和燦爛 層林盡染的紅葉 一點也不比香山差! 其實,除了坡峰嶺 在房山還有很多 賞秋看紅葉...
“早知坡峰嶺,何必去香山”
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
京西房山有個賞秋圣地——坡峰嶺
那里有滿山滿谷的繽紛和燦爛
層林盡染的紅葉
一點也不比香山差!
其實,除了坡峰嶺
在房山還有很多
賞秋看紅葉的好去處
本期,小編就帶您好好盤點一番~
PART.1| 房山賞秋第一站
坡峰嶺

又是一年紅葉季,每年一到這個時節,坡峰嶺就開始進行一場盛大的紅葉盛宴了。2000畝核心觀賞區,百年黃櫨,涵蓋坡峰嶺、寶金山、紅螺三險、醉石林多個區域,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這個被《國家地理》譽為中國華北地區最壯觀的山地紅葉區,把太行山地區最獨特的地貌、最震撼的景觀、最濃郁的風情都融入在了這一場盛大的節慶當中。


景區詳情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
門票:50元(兒童半價)
PART.2 | 房山賞秋第二站
百瑞谷

北京的百花山下,有個曹家坊村,這里有個或許您沒聽說的新景區,生態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文化豐厚……它就是百瑞谷風景區! 深秋時節,百瑞谷里是色彩的歡騰,是光影的流動,是大自然的盛世狂歡。情到最深處,夢里百瑞谷。


景區詳情
地址:京西太行山東麓房山區史家營鄉
門票:成人80元(兒童/學生/老人/現役軍人半價)
PART.3 | 房山賞秋第三站
圣蓮山

圣蓮山山勢陡峭、巍峨俊秀,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澗峰高崖陡、絕壁森森,廟觀亭閣掩映于濃蔭崔蓋之間,集中展示了雄、險、奧、絕、秀的特點,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譽。圣蓮山是集歷史文化遺產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大型旅游景區,這里峰巒杰出、翠微諸峰、拱揖相屬,加之具有神秘色彩的圣水和圣米,被譽為“京都第一奇山”。


景區詳情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史家營鄉百花山腳下
門票:成人60元(兒童/學生/老人/現役軍人半價)
PART.4 | 房山賞秋第四站
藥王谷

北京藥王谷風景區群山環抱,林木茂密,空氣新鮮,負氧離子超市區百倍,是天成地設的自然高山氧吧。秋天來藥王谷,單純的只看紅葉,是看不夠的。這里“山間無閑草,到處都是寶”!藥王谷的歷史文化資源,以“花”作媒,從“藥”入手,遍山中草藥散發獨特藥香分子,與神奇的地質氣候相融合,構成神奇的天然健康能量場。


景區詳情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泗馬溝村
門票:成人30元(兒童半價)
PART.5 | 房山賞秋第五站
大安山

秋天的大安山是多彩的,走過春的朝氣盎然,經歷夏的繁茂奔放,倚在10月的門楣,大安山的美景,正靜候您來品賞秋的風清云淡和秀美斑斕。大安山里的樹木叢生為這個秋天潑繪出它的五彩斑斕,紅的楓、白的樺、金的榆,還有那青松翠柏,一片片、一團團、一簇簇,像燦爛的云霞,更像打翻的顏料盤,把 山巒點綴的更加美麗。


景區詳情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大安山鄉
PART.6 | 房山賞秋第六站
龍骨山

龍骨山腳下有著一處被滿山紅葉包圍的文化基地——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帶孩子來學習考古知識的同時,還能領略大自然的美麗。


景區詳情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大街1號
門票:成人30元(兒童半價)
PART.7 | 房山賞秋第七站
白草畔

北京霞云嶺森林公園白草畔自然風景區,距市區120公里,海拔2049米,是北京西南第一高峰,也是北京地區唯一能乘車直達山頂的旅游景點,它與百花山在同一條山脊上。金黃的松林,紫霞般的紅葉,黃綠相間的柳樹在云海下時隱時現,變幻多姿、就像萬花筒里的彩畫, 目不暇接、變幻無窮。秋陽映照著彩林,山野畫卷使心身煥然一新。


景區詳情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霞云嶺鄉四馬臺村
門票:40元(兒童/學生/老人半價)
PART.8 | 房山賞秋第八站
金水湖

金水湖的秋色與亭臺倒影水中,呈現童話般的色彩,山川、枝丫、湖水,一副秋色暈染的畫卷。湖水平如明鏡,映照藍天,山川靜謐。深秋的金水湖山水如一幅畫卷,遺世而靜幽。


景區詳情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霞云嶺鄉霞云嶺村
門票:45元(兒童半價)
PART.9 | 房山賞秋第九站
仙西山

仙西山景區,山川靈秀,清水繞山麓,綠蔭佑京城,仰望西山奶奶廟,俯瞰悠悠拒馬河,秀美景致盡收眼前。仙西山上的紅楓是十渡最美的,這里的紅楓比黃櫨好看。紅黃綠相間色彩非常耀眼,站在樹下仰望這一片片火紅的葉子,用熱情書寫著生命的詩篇。它以飽經風霜的磨礪,裝點了滿山秋景。


景區詳情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十渡大沙地
門票:38元起
開放時間:3月19日-10月31日

今秋看紅葉不再扎堆
溫馨提醒
目前尚處疫情防控期間
游覽時請您嚴格遵守
景區疫情防控要求
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出游前,可撥打景區電話
做好相關咨詢哦~
來源:游遍房山、文旅房山、北京美麗鄉村、北京旅游
想來個舒心又省錢的高性價比北京游嗎?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