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市委書記蘭開馳談旅游發展
開欄的話
新景區、新線路、新亮點、新思路……伴隨著
四川旅游不斷推陳出新,《
四川日報》旅游版將從本期開始,推出《發現之旅》欄目,邀請省內各區縣“掌門人”、旅游行業領頭人暢所欲言旅游產業發展,也歡迎各地“毛遂自薦”推薦本地的旅游特色和產品,以及抒發旅行中的感悟、展示自己眼中最美麗的風景線,力求為讀者帶來不一樣的新體驗。
?
□ 本報記者 朱麗
?
3月初,記者來到距離
成都市僅1小時車程的綿竹市。這里正在密集打造川西第一酒城——綿竹酒城。
?
作為
成都“1小時經濟圈”的成員之一,在大
成都都市休閑度假旅游區的建設中,綿竹并非依靠旅游產業單打獨斗,而是形成了三大產業互助互進的發展格局。如今,綿竹新農村建設和工業產業園區的建設,都將旅游產品要素和旅游配套設施融入其中。記者專訪了綿竹市委書記蘭開馳,看綿竹旅游是怎樣實現三大產業良性互動的。
?
記者:綿竹旅游提出要融入大成都經濟區,為什么?
?
蘭開馳:有四點理由。第一,成都作為中國西部的交通樞紐和特大中心城市,其輻射效應和同城化速度不斷提高。隨著成綿高速二線、成蘭鐵路、德阿公路三大交通干線在綿竹市貫通交匯,綿竹將融入成都1小時經濟圈,成為川
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也就是說,地理位置和區位上的綿竹已經融入大成都旅游區。
?
第二,成都是文化名城、西部旅游勝地,其旅游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都值得綿竹學習和借鑒,因此從思想觀念和發展理念上綿竹要積極主動融入。
?
第三,對應大成都旅游景區,綿竹既有一定的相通性,更有差異性、獨特性和互補性。綿竹將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精心培育和重點打造沿山生態休閑旅游集聚帶、中國綿竹年畫村、劍南老街、綿竹酒城、三國文化地、漢旺地震遺址等旅游精品,力爭建成成都旅游圈的精品“后花園”。
?
第四,綿竹將整合優勢旅游資源和景點,主動參與大成都旅游區的合作、互動,將更多的綿竹旅游點融入到全省的精品旅游景區和精品旅游線路之中,成為大成都旅游經濟圈的重要一環,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格局。
?
記者:旅游需要精品項目,即旅游核心吸引物。通過災后恢復重建,綿竹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有什么提升變化?
?
蘭開馳:綿竹旅游的核心是綿竹旅游的獨有之處、特色之處和優勢之處。
?
一是有獨特的差異性文化。厚重的忠孝文化、劍南春酒文化、年畫文化、宗教文化讓綿竹旅游具備了獨特性,綿竹市正加快推進中國忠孝文化產業園項目,打造忠孝博物館、講學堂,建設忠孝文化游學體驗區;川西第一酒城項目建設也將讓綿竹酒文化得到進一步繼承和弘揚。
?
二是天然養生的自然資源。綿竹具有川西唯一低鈉含鍶藥用溫泉,對外開放的“麓棠溫泉”已積累了較高的人氣,吸引了周邊、成都乃至全國各地的游客爭相體驗,同時,境內海拔跨度超過4000米,造就了自然資源多樣性和自然景觀豐富性,是一座動植物的基因庫和自然生態的天然氧吧。
?
三是災后恢復重建的成果引人入勝。最漂亮的民居、最現代化的學校、醫院等等,處處都彰顯了綿竹災后恢復重建的巨大成就。
?
四是有最完整、最震撼、最原真的地震遺址。綿竹完整保存了震災發生那刻指針永久性停留在14時28分的漢旺鐘塔,完整保存了所有災區中絕無僅有的漢旺地震地址,能給游客內心帶來強烈的震撼和沖擊。
?
成都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