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網
長春2月16日專電(記者何悅、劉毅非)2011年熙熙攘攘的春運長龍中,“80后”、“90后”年輕人成為穿梭其中的生力軍。無論是高校學生,還是務工人員,這些觀念前衛的年輕人讓整個春運大潮多了幾分青春的活力。
?????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要我說,知識也改變春運。”
長春火車站工作人員周學軍表示,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春運出行觀念悄然發生著變化。“這一點,我們見證10多年春運變化的工作人員感觸非常深。”
?變化一:現代方式,輕松訂票
????? ? 12日,記者來到
長春市同志街上的一火車票代售點。“今年來訂票的人特別多,尤其是年輕人。”代售點負責人對記者說,“家門口就能買到票,何苦在火車站扎堆呢。”在代售點等待買票的旅客異口同聲。
??????? ?如果說火車票代售點縮短了人們與火車站的距離,
廣西師大的研二學生田雪更是足不出戶,輕輕松松就買到從長春到
北京的返程車票。“電話訂票特方便,火車站開始預售了,電話就能訂到。”她說。
???????? 田雪表示,她身邊不少年輕人通過網上訂票、電話訂票等途徑買到了稱心如意的返程票。記者也看到,在趕集網、58同城網等網站上,火車票轉讓的信息每天都在不間斷地更新。一張張等待轉讓的火車票連通全國各地,一條條尋求火車票的留言也是回復連連。
?????? “現在網上資訊那么多,還有多少張余票一目了然,我們平時老網上購物,火車票不也可以在網上買么。”田雪道出了許多“80后”、“90后”年輕人的心聲。
???????? 長春市火車站售票車間副主任高超也感受到今年人們購票意識的悄然轉變。“前幾年人們真是夾著板凳,卷著鋪蓋,擠在火車站排長隊買票。今年這種現象沒出現。”
???????? 高超表示,雖然今年春運壓力依舊,但是由于訂票渠道多了,人們購票方式的選擇余地更大,對火車站購票的分流效果十分明顯。
?變化二:行李“減負”,靈活出行
??????? ?在長春火車站工作20年的客運副主任崔偉也在體會著人們春運出行觀念的不斷變化。崔偉發現,以前人們會大包小包帶著各種年貨回家過年。而近些年來,由于各地都能買到全國特產,人們年貨帶得少了,行李也變得少了。“人們的行李越來越輕巧方便,很多人一個背包或一個拉桿箱就足夠了。”他說。
???????? 記者在長春火車站候車大廳看到,印象中“大包摞小包”的行李堆在人們身邊并不多見,更多的人選擇給行李“瘦身”,輕松出行。
???????? 對此,高超表示,人們行李負擔小了,出行計劃也開始變得更為靈活。春節期間,從長春到
北京、
上海等地的車票銷售十分火爆。“以往人們都想坐直達車,嫌中途轉車麻煩,現在選擇在大城市轉車的人多了,票也比直達車好買。”
?????? ?據了解,這種觀念在高校學生和探親人員身上尤為明顯,
吉林大學研究生郝偉杰就是其中一員。他買的就是去
北京的動車票。他說:“我坐動車到北京再倒車去
太原,應該都比坐直達的普快列車快。”
????? “從前一直坐直達漢口的T181次車沒票了,那個車我得坐一整天。”
東北師范大學學生何文嬌一直抬頭看著售票大廳里的電子顯示屏,“我打算買明天先到北京的動車D102,那個只花七個小時,然后再看看怎么換車。”
變化三:多元出行,相伴歸途
???????? 記者發現,隨著立體交通網絡建設日趨完善,縱橫穿梭的春運大軍中,人們的出行方式越來越多元化。
?????? ?12日,長春市民許文廣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坐飛機回
上海上班,“我年前就訂好了打折電子客票,所以這趟回去比坐火車多花不了多少錢”。他說。
??????? ?同樣是要踏上返程路,長春市民劉芳則選擇乘坐動車組從長春回
沈陽上班。“長春到
沈陽北的動車組列車特別多,票不算太貴還好買。”
?????????和劉芳同樣想法的還有做飼料生意的劉暢。“坐動車和坐客車一個價,時間倒是節省不少。”他表示,由于經常往返長春、
吉林市兩地,長吉城際鐵路的開通讓他“省時又省心”。
???????? 在
吉林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付誠看來,近些年來高速鐵路的快速建設和民航電子客票的低價折扣,讓普通列車不再是人們春運出行的唯一選擇。“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多花些錢,以更舒適、更快速的方式回家過年。”
?????????而面對年年春運“一票難求”的狀況,不少人早就做好心理準備,選擇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自駕回家”。在我國南方,不少農民工春運期間成群結隊騎著摩托車返鄉,形成了獨特的“鐵騎大軍”。同時,一些民間組織還建立起各種“拼車公益平臺”,提供“拼車”信息,督促“拼車”雙方簽訂協議,方便同鄉的人們“拼車”回家。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