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婚禮是在離家萬里的南太平洋小國斐濟群島(Fiji Islands)舉行的,除了我們一對新人以外,沒有別的中國人。主婚人、證婚人、伴郎伴娘和所有觀禮道賀的人都才認識不久,甚至是在婚禮上才認識的,他們都是棕黑皮膚短卷發大眼睛的斐濟群島人。
????避過親朋戚友觥籌交錯的熱鬧場面到“世外”舉行婚禮,是因為我“沒面子”見他們,我的面子在九死一生的腦溢血中癱了一半,剩下的那些后遺癥也難經得起大排筵席的折騰。可是這并不妨礙我們精心編織自己的婚姻和經營婚后的甜美,我們正要利用獨特的婚禮來打破我無可奈何的生活,在萬眾一心功利當先的社會潮流中活出自己的人格和價值。
????主意定下,我們查書查網找到斐濟,選定在南半球的這個熱帶海洋島國舉行婚禮,也選定了南太平洋一帶作為我們蜜月旅行的目的地。南太平洋絕對是熱愛旅游的人士,尤其是鐘情于觀賞風景體察人文的朋友值得一往的地方。它的熱帶海洋風光與東南亞的海島相似,以椰林長沙灘、珊瑚翡翠海為標誌的秀美不必贅言,而那地方的太平安寧,人們的淳樸善良和對宗教的虔誠就確實遠非南洋可比。我撐著搖搖晃晃的步子,在她的陪伴照顧下走了七個國家(地區),感覺在那兒過的日子非常舒坦愜意太平。人們友善真誠,無論坐車還是步行,也不管認不認識,路上碰面都必定揚手問候打個招呼。大多數地方夜不閉戶治安良好,人與人之間沒有詐騙,完全不必心存戒備。當地人大都信奉天主教,逢禮拜天傾城傾寨到教堂,商業全部停頓,大街小巷了無人跡。我們在那一帶前后旅行了兩個多月,感覺象去了一趟桃花源。
????斐濟歷來盛產蔗糖,十九世紀英國殖民者將斐濟據為殖民地,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看中了斐濟的糖產。他們將大量印度人移來此地,建立起令斐濟享譽于世的制糖業,也因此組成了占斐濟人口近一半的第二大族裔----斐濟印度人。因為糖產,斐濟更有“甜島”的美譽,而這美譽也成了我們選擇斐濟舉行婚禮的理由----圖個甜甜美美的兆頭。就這樣,我們來到了斐濟,在其首都蘇瓦(Suva)附近的一個斐濟土著村落里舉行了婚禮。
???? 斐濟的各大酒店和旅行社有多種配套好的婚禮服務提供給旅游者,但其基本的法律程序和儀式過程都一樣。一對新人必須連同證婚的神父到移民局轄下的婚姻注冊處,經注冊官核實證件和簡單問話后,領取一份“結婚許可證”。在許可證限定的時間內,該神父為這對新人舉行婚禮并簽發結婚證。在斐濟,旅游者申領結婚許可證的過程很簡單,一個小時之內就可以辦妥。但在香港,一對新人在獲頒結婚許可證之前必須先得在婚姻注冊處里刊登一個“擬結婚通告”,如果十五天之內沒有法定有資格反對這宗婚姻的人士提出異議,結婚許可證才予以簽發。
????中國人的婚禮首先得擇日子,依據新人和父母至親們的生辰,風水先生左盤右算,得出個不沖不克的黃道吉日。就算思想再開放,起碼也得在通勝日歷上挑個“宜嫁娶”的日子出來。而斐濟人選擇婚禮日卻非常簡單,都只能選禮拜天----上帝當班的日子。我們的婚禮碰巧正值復活節大禮拜,一年中難得的好日子,碰巧就玉成我們的甜美婚姻。
????碰巧我們在蘇瓦住處的老板是那條斐濟土著村子里的“大戶人家”,一聽我們打算在斐濟舉行婚禮,興高采烈地邀我們到她村子里去,并把她在移民局當官的弟弟也拉了出來,讓我們捷便地完成了申領結婚許可證的手續。正好我們也有那份冒險勁兒,就放棄了酒店或旅行社那些配套好的商業性婚禮服務,到這個原始味十足的斐濟土著村子里來行大禮了。
????一切商量妥當,神父問我們打算用什么語言宣誓,想到這樣的宣誓是人生第一次,也就選擇用人生第一次說的斐濟語來宣誓。于是,神父趕忙在斐濟語的誓詞上注了英語音標,讓我們早晚吟誦確保不失。
????心情忐忑地數著日子到了婚禮前夕,那位女老板----婚禮的承辦人卻忽然“失蹤”。該不是婚禮有什么變化吧?我們上下左右地打聽,到傍晚才得知她有急事外出,但婚禮不誤,如期舉行。心里才覺安穩點兒,不想卻又天氣大變,電閃雷鳴不斷,雨點嘩嘩啦啦,恰如千軍萬馬從遠處殺來,兩人不禁憂心婚禮日天公不作美。但轉念我們已“上了船出了海”,徒憂何益?夜交子時,兩人想起家鄉俗例“上頭”,惟長輩遠隔萬里,只好互梳頌唱:“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
????任天公閃電鳴雷舞雨“胡鬧”,我們笑談中定下了婚約誓盟:
????1.無論任何時候,絕不以任何理由背叛對方;
????2.無論任何時候,絕不以任何手段傷害對方;
????3.凡涉及雙方的事,必得先共同商量認可后實行。
????雷雨交加之下訂的這三則“天條”雖然簡單樸實,沒有理想沒有道理沒有目標,只不過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守則,但在日后夫妻生活中常有的慪氣和傷感時卻發揮了有效的“底線”作用,讓我們踏實地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也因此有了足夠的互信。漫漫人生的風風雨雨免不了,但我們堅信風雨中簡樸的誓約可以幫助我們經受任何風雨。
????婚禮日,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日,復活節大禮拜。大早一睜眼,嘩,滿屋子艷陽!精神轟地一振翻身便起,哼著歌收拾停當,坐等人家來接。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車的影子,該不是又有什么變化吧?想起旅行社的朋友所說,斐濟人做事從來沒有時間觀念,九點的約會十點到也算準時。一看表,才十點,原來不約的九點半嗎?還早著呢。
????沒有裝飾的小汽車終于在十點十五分來了,人家還“早”了十五分鐘呢。心急如焚,我們上了“花車”就往那村子奔去。沿途卻見許多花枝招展規模不小的結婚車隊,打聽后知道那是印度人的排場,他們也象中國人一樣講究迎娶新娘的陣容。斐濟人迎娶新娘可就簡單得多,新郎先到教堂候著,岳父把新娘帶到教堂,親手把女兒交給新郎就是了。我們的斐濟式婚禮當然也循此例,只是我們先得雙雙趕到那村子里。
????村子叫納塞萊(Naselai),是蘇瓦近郊的一個大村落,人口七百余。一個小時后我們的車子抵達村里,斐濟人立即將我們“拆散”,分別“裝修”。不多久,男女皆盛裝而出,都穿上了叫塔巴(tapa)的斐濟裙子,裙子的布料是樹皮做的,我更赤裸著上身。兩人并列左右正不知所措,斐濟人上來在我們脖子上各套一花環,我剛認識的“兄弟”上來把我領往教堂,她則挽著“父親”的手亦步亦趨,身后還跟了一小妹妹作伴娘。
????一踏進教堂,我們的興奮情緒吱地被那里的莊嚴氛圍緊急冷卻,四周嗡嗡噪響的人聲頓時安靜下來,化作一道道“銳利”的目光盯著我們匆匆走向神壇。她的“父親”把她交了給我,兩人身旁各站上兄弟姐妹,位置、姿勢安排妥當,神父站到了跟前。幾百平方米的教堂里鴉雀無聲,出奇的肅穆,神父用斐濟語念了一大篇禱文,然后就帶領我們用斐濟語宣誓。宣誓完畢,他莊嚴地宣布我們結成夫妻,并簽署了結婚證書。正當此時,身后突然轟地響起了唱詩班象交響樂表演那樣嘹亮的大合唱,幾個聲部純人聲的圣詩圣歌波浪般涌起,我們直感到超凡脫俗的圣潔,儼如身在天堂。隨后,所有村民們依次上來道賀,我們不停地點頭哈腰并用斐濟語道謝,逐一握手,偶爾與村民親親臉蛋兒。
????前后二十分鐘,我們的莊嚴婚禮在大隊斐濟人依次道賀并道別后結束。據神父的介紹,這是納塞萊第一次為外國人舉行婚禮,而且是為一對中國人,也難怪村民們趨之若鶩,讓我們隱隱感到一絲額外的榮幸。
斐濟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