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是四川省唯一的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景區,有著令人向往的六大奇觀:金頂金佛、樂山大佛、日出、云海、佛光、圣燈。
金頂金佛---世界上最的金佛。峨眉山金頂的十方普賢佛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普賢菩薩的第一個十方的藝術造型。圣像從高度、重量、面積、位置等都有其特定的含義。例如,佛像通高48米,源自佛經中“四十八愿度眾生”。圣像中的“十”,不僅說明了圣像是由十個普賢頭像組成,意喻普賢的十大行愿,還代表了佛教中的十個方位。不僅如此,圣像中象鼻彎曲的方向還指引了朝拜圣像的方向。
樂山大佛----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彌勒坐佛。樂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依山鑿成,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其浩大的工程前后延續約90年,歷經三代人和四個皇帝。據說,大佛頭頂的螺旋發髻有1051個,而大佛腳的大拇指指甲上可以坐上5個小孩。鄭伊健、郭富城《風云》,劉曉慶《神秘的大佛》便是在此拍攝完成的。
佛光---佛祖眉宇間的光。在佛經中,佛光是釋迦牟尼眉宇間放射出來的光芒,亦謂是普賢菩薩向凡夫俗子顯露真容,隨緣應化,故又稱“光相”和“寶光”。據傳說,只有修道較深的高僧才能見到佛光。
峨眉寶光,七彩紛呈、清晰可辨,幻變特奇,出人意外。在直徑兩米左右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光環,環中虛明如鏡,有人形黑影,有時會突然發現光環中出現的就是自己的身影,猶如面對明鏡,舉手投足,影皆隨形;即使千百人同時同地觀看,觀者也只能自見己影。
日出----女媧補天煉石之光。傳說,女媧是在峨眉山煉五彩石補天,至今,山中仍有女媧洞,而為女媧撿石的九位老人稱為“九老”,居住在九老洞。女媧煉石補天,采集的火種便是來自峨眉山升起的第一縷陽光。東方,墨綠墨綠的天空,天地一色,逐漸地,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托著三兩朵金色鑲邊的彩云,預示著一個輝煌的白晝即將降臨。彩云下,空曠的紫藍色的天幕上,一剎間,吐出一點紫紅,緩慢上升,逐漸變成小弧、半圓;變成桔紅、金紅;然后微微一個跳躍,拖著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輪圓圓的紅日嵌在天邊。
云海----峨眉山的銀色世界。兜羅綿是僧人借用佛經中的詞匯來形容峨眉山的云海的特質。 佛家把峨眉山叫做“銀色世界”,南宋范成大把云海稱為“兜蘿綿世界”。峨眉山有72峰,峰高云低,云海中露出許多島嶼,云騰霧繞,宛如“蓬萊仙島”,云濤舒卷,這些島嶼又幻化成浮舟,又像是“慈航普渡”。特別是在金頂,高與天接,氤氳常有,光相臺聳立千仞,下觀平原,千里如茵,光明巖前云海忽起,觸目皆是白色,煞是壯觀。翻卷騰涌如海潮,其性柔軟確如兜羅綿一般。
圣燈----萬盞明燈朝普賢。據說,人們感念普賢菩薩對人間的恩賜,特點燈朝拜普賢,天地感動于人們的真誠,特賜福于峨眉山萬盞明燈,用以朝拜普賢。因此金頂無月的黑夜,舍身崖下夜色沉沉,有時忽見一光如螢,繼而數點,漸至無數。在黑暗的山谷間或明或暗,時聚時散,飄忽不定。這就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峨眉山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