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武漢看些磅礴大氣的風景很難,那里只有一個黃鶴樓還算得上有模有樣;要去武漢吃點精致講究的大餐也很難,武漢人更喜歡在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上尋找美味。來到武漢,像個武漢人那樣去生活,你才能找到這種平凡生活中的美妙滋味。
原鄉人出鏡
朱軼 武漢人。作為央視多檔美食節目的主持人,對美食的研究自不必說。
朱軼 | 原味之旅Original Tour
一早一晚 武漢人的生物鐘
去武漢玩,你很有必要適應一下武漢人的生物鐘,這樣,你才能夠吃到最地道的武漢美食。傳統的武漢人,每天是必然要吃4頓飯的,絕對不含糊;而“一早一晚”,則最能夠代表武漢人的飲食習慣——武漢人可以隨便湊合一下午飯和晚飯,而對于早餐和宵夜,那可是一定要好好吃的。
介紹幾樣最地道的武漢早點與宵夜吧,這些都是伴隨每一個武漢人一生的滋味。首先是“歡喜坨”,見到了你就會知道它們其實就是麻團,通常,武漢人都是一次買兩個,湊在一起,才稱“歡喜”。其次是“糯米雞”,這個東西可是和廣東的同名小吃完全不同,雖然叫做“雞”,但是它的成分里可是一點雞都沒有,都是用糯米制成,加了各種油和配料,最后居然做出雞肉一樣的味道。這種糯米雞講究的是放涼了吃,而武漢人最地道的吃法就是兩口一個,簡單利索。
?
武漢著名小吃街吉慶街
要在武漢吃早點和宵夜,最好的有兩個去處,分別是漢口的吉慶街和武昌的首義園,都是我們最喜歡的小吃街,也是體現武漢老市民生活最生動的兩條街。在其他街道上,許多名號標榜為武漢小吃的店鋪其實都不是武漢本地人開的;只有這里的小吃攤的攤主,大多都是當地的老武漢人——要吃一個地方最原味的美食,只有最傳統的本地人才能做得出來。稍微多說一句首義園,這里也是武漢街頭藝人最多的地方,你可以邊吃東西邊聽唱歌,這樣才是武漢的夜晚滋味。
吃熱干面的一千個理由
其實熱干面也算是武漢的一種名吃,也是當地早點、宵夜里面的重要內容,把它拿出來介紹,是因為它太重要了——從早到晚,兩塊五一碗的熱干面你可以24小時吃到它。
在網絡上有太多關于武漢熱干面的來歷傳說了,這種看似簡單、吃起來美味無比的食物,其實就是老武漢人在平常的生活中琢磨出來的,武漢人都愛吃,所以才能流傳開去。另外,也因為湖北盛產白芝麻,而也只有這種白芝麻才能做出地道的熱干面,換成其他地方的芝麻醬,就一定會變了味道。
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吃到熱干面了,每個小吃攤上都會有;推薦一家我最喜歡的小店吧。在漢口車站路中山大道的交口處,有一家叫“長子熱干面”的小店,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店主是個高個子,武漢人管個子高的人叫做“長子”。這家小店只有6平方米,屋子里擺了3張桌子,只有店主、店主兒子兒媳婦3個人經營。小店每天只有下午2點到5點休息一下,其余時間都在營業;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店的熱干面稍微貴一點,4塊錢一碗,但是這并不妨礙這里全天都會有人排大隊來買面。
最后提示一下,吃熱干面的時候,最“武漢”的吃法是要快,2兩一碗的面,一分鐘內見底,這才夠地道。
?
鴨脖子的始祖味兒
當全國各地都流行起了武漢鴨脖子,其實武漢人倒是沒覺得這東西有什么特別,本來,這只是武漢人在制作板鴨后所剩余的一點下腳料,結果它居然紅透了大江南北。
客觀地說,武漢人到了外地是不會去吃鴨脖子的,因為離開了這方水土,就會變了味兒。而身在武漢,最好的吃鴨脖子的地方就是精武路,這一條街都是做鴨脖子、賣鴨脖子的小店,味道也相當不錯,如果非要我選出我最喜歡的一家,那就是路口左邊的那一家,名字就叫做“精武第一家”,價格公道分量足。
游玩指南Sightseeing guide
漢口江灘上散步
現在,漢口江灘就叫做“武漢外灘”了,這也的確是武漢最有情調、最有氣質的一片地方。
江灘的長度是3公里,比上海外灘長得多。這里聚集了武漢最老的一片別墅西洋建筑群,在沿江大道上,都是酒吧和咖啡館。每天晚上,這里都是人來人往的,非常熱鬧。
體驗濕地城市
武漢是一個在濕地中央的城市,所以,這里的氣候極好,當然,這里也的確容易發生水災什么的。來到武漢,可以好好體驗一下這個濕地城市的特別。有一個極好的去處叫做黃陂,這里有千畝水田,很是壯觀。這里也是機場區,尤其當你坐飛機來的時候,從天上看下來,更是奇妙。
武漢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