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特產糌粑介紹
深圳海外國旅 2014年05月26日 16:56
九寨溝特產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干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九寨溝旅游攻略,九寨溝游記攻略,九寨溝好玩嗎,九寨溝在哪里,九寨溝有什么好玩的,九寨溝怎么去,九寨溝怎么走,九寨溝住宿,九寨溝景點景區
九寨溝特產糌粑???????????? ?
?介紹:
九寨溝特產糌粑是藏民的食品。但因
九寨溝大都是藏民區,因此,吃著糌粑就不奇怪了。它是以青稞磨成粉為原料,經炒熟后,以酥油為粘合劑制作而成的。
?制作方法:先將酥油溶化在熱奶茶中,然后加上適量的青稞粉,攪拌成團狀后,用手捏成形狀后直接進嘴吃。我們在制作過程中,得知酥油要加得多一些,奶茶要略少一點兒,這樣能捏得硬些,也更好吃些。我邊捏邊吃,在還沒成形時就開始入口品嘗,第一個感覺是香,那種和南方的黃豆粉炒熟后的感覺差不多,其次是覺得那青稞粉有點兒粗,在嘴里一粒一粒的,再次是覺著有點兒干,想要就會么湯吃再感覺。這可能和個人口味有關,我喜歡吃什么都就著湯。藏民們發明的糌粑主要是為了攜帶方便,一個團兒,可以邊捏邊吃。但我覺得這種做法要在衛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才能行,畢竟手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干凈的。
?歷史:九寨溝特產糌粑是當地人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子聽起來新鮮,實際上就是青稞炒面。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將青稞(屬大麥類,有白色、紫黑色二種)曬干炒熟、磨細、不過篩,這樣制成的炒面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糌粑與我國北方的炒面有點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后磨,不除皮。吃糌粑時,碗里放上一些酥油,沖入茶水,加點糌粑面,用手不斷攪勻。拌時,先用中指將炒面向碗底輕搗,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轉動著碗,并用手指緊貼碗邊把炒面壓入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勻,能用手捏成團,就可以進食了。食時用手不斷在碗里攪捏,揉合成團叫"粑",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眾吃飯一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營養價值:吃酥油糌粑時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勻,并捏成小團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營養豐富,發熱量大,充饑御寒。
其它特產相關介紹:九寨溝特產大全、九寨溝旅游攻略
友情提示:若您想了解更多九寨溝旅游相關信息可致電24小時客服熱線:
九寨溝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