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海南島西南部,地跨樂東、東方兩個黎族自治市、縣,距三亞市區90公里。1992年由林業部批批準成立,總面積600平方公里,主林區面積260多平方公里。是我省最早的國家森林公園,也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熱帶雨林公園,堪稱“天涯第一園”。是海南省六大旅游中心系統之一,與三亞,五指山兩個旅游中心系統構成海南島旅游“金三角”。
尖峰嶺地區森林覆蓋率98%,目前尚保存了中國整片面積最大的熱帶原始森林,其植被的完整性和生物物種的多樣性位居全國前列,不亞于亞馬遜河,剛果河及東南亞熱帶雨林。
尖峰嶺主峰海拔1412米,林區最低海拔僅200米,千余米高差的復雜地形,形成了七種植物生態體系。在這片神秘的大森林是中國熱帶森林的典型代表和地球熱帶北緣地區重要的生物種源基因庫。這里生長繁衍著海南75%的植物和85%的野生動物種類。擁有維管植物2800多種,其中熱帶珍貴樹種有80多種,動物4300多種(含昆蟲)。
沿著彎彎曲曲的林間小徑攀登,進入尖峰嶺熱帶原始森林保護區,但見古木林立良材濟濟。熱帶植物世界的“連生”、“絞殺”、“大板根”、“老莖生花”、“空中花園”隨處可見。林海之中,奇形怪狀的樹根、盤根錯節的藤蔓,互相纏繞,構成蜘蛛網狀的天然屏幕;那些寄生植物蕨類,巧妙地繁殖在死亡的大樹上,宛如“空中花園”。還有堪稱一絕的“鹿樹”、“通天樹”、“情侶樹”等。雨林的底層,生長著數以萬計的真菌以及各式各樣的紅白藤,過江龍、黃連藤、山姜、雞血藤、七葉一支花等植物。在海拔六七百米高的河谷地帶,長著一片成群的天然坡壘林,它材質堅硬,極抗蟲蛀,堅硬如鐵,萬年不腐。
這里還有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活化石”——樹蕨,幾米或十幾米高的主干從山澗中昂然挺出。樹蕨是2億年前的主要植物,現在絕大部份已變成煤炭,但這里仍有極少株遺留,成為珍貴的活化石。有一種中古生植物叫海南粗榧,也叫紅殼松,用它的根、皮、木提煉出三類杉酯堿,有很高的抗癌作用。在國際市場上,此藥每克價錢比黃金貴幾十倍。
這片熱帶原始雨林也是一個動物世界。這里有四大類人猿之一的黑冠長臂猿,云豹、狗熊、孔雀雉等54種國家級保護動物和24種省級保護動物。有鳥類近215種,昆蟲4000多種。僅蝴蝶就有400余種,比譽為“蝴蝶王國”的臺灣還要多100多種。
在尖峰嶺這個原始森林生物王國里,還有美麗的“臥佛仙山”、“天池映月”、“尖峰觀日”、“黑嶺望海”、“銀河飛瀑”、“古道幽洞”、“三海(云海、林海、大海)奇觀”、“猴王弄觀音”、“元軍下馬營”等天然景觀和人文古跡。
園內有千米以上高峰18座,登峰遠眺,云霧彌漫,氣象萬千;有“千年睡佛”、“將軍巖”、“猴峰”、“龍洞”等景觀,游人嘆為觀止。
尖峰嶺地區是海南黎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因循歷史、文化傳統的淵源,至今還保留著淳樸的民風和獨特的民俗。黎族“三月三”等節慶活動,具有濃郁黎族色彩的舞蹈、對歌及精彩的傳統體育競賽,每年都吸引了眾多的中外游客前來觀光。
藍天白云、峽谷溪流、參天古樹、飛禽走獸、奇花異草、珍稀物種,尖峰嶺無處不體現出“回歸自然”的主題。
聯合國專家考察尖峰嶺后興奮地評價,這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劃第一項研究最理想、最合適的地方,生物類型齊全,可以進行所有學科的研究。
2005年10月23日,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34家媒體協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評出中國最美十大森林,尖峰嶺熱帶雨林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之一,位列第三。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