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黃果樹瀑布約六公里遠處,有一個小小的寨子,里面住著200多戶以“伍”為宗姓的布依族人。據(jù)記載,早在600年前,他們的祖先便在此落地生根。如今,這里已成為名聞遐邇的蠟染之鄉(xiāng)、石頭王國了。
石頭寨如今已成為名聞遐邇的蠟染之鄉(xiāng)、石頭王國、石器王國,藏在群山中的世界。從遵義瀑布景區(qū)坐車出發(fā),往鎮(zhèn)寧方向走六七公里,沿途能看到一條白靜如練的河流。
它就是著名的白水河——黃果樹瀑布的水源地。當你還在慨嘆它的純凈時,一座圓形石拱門便迎面而至。門上面鑲了用石頭雕刻成的三個字:石頭寨,鮮明的紅色楷書仿佛在彰顯著它的古樸蒼勁。慢慢走進寨子,發(fā)現(xiàn)自己仿如走進了石器時代。觸目所及,皆是石頭的世界。街道、小橋、院墻房屋、階梯,屋子里的桌、凳、盆、磨等,無一不是石頭做的。
這里的男子個個都有一身石工活好手藝,他們砌的石頭墻壁,矮則幾米,高則達十幾米,不用粘石劑也壘砌得很穩(wěn)固。布依族人秉承著一貫的傳統(tǒng),房子依山而建。
得益于此處豐富的石料資源,寨民們往往在相中理想寶地后,便可以直接就地開采石料建房子了。因為石屋屋基很高,一般都在兩米以上,所以家家都砌有進門的石臺階。
石屋仿如一座大階梯,層層疊疊,依傍著山石,一層接一層,而又布局分明。每一間石屋雖各有特色,但都遵守著寨里慣例:房屋分兩層,上下各一層,中間用木板隔開,下面就用石頭柱子支撐,穩(wěn)固而不怕受潮。
上層會鋪上平時很少用到的木板,而下層多用來關牲口,是獨有的“地下室”。屋子也不會單間兒建,一般都會有三至五間為一幢,中間多作堂屋,兩本就可以當臥室。
而且房間數(shù)一般都不會是單數(shù),這也算是他們獨特的傳統(tǒng)之一吧。來到這里住,總算可以體會到什么叫“漏天不漏雨”——你能看到天卻不用擔心會被雨淋到。石屋也并不只是簡單的石頭堆砌,大小不一的石塊和圓滑的卵石壘砌組合,不規(guī)則中卻又透著絕佳的和諧。石屋的山墻石質(zhì)上都雕有圖案,有的是龍形、獸形,有的是花卉紋樣,特顯古雅,而且很有民族特色,讓人禁不住要拿起相機連忙按下快門,記錄下這一座座龐大的“藝術品”。
石頭寨寨前是連片田野,寨后則是青翠碧綠的竹林、果樹。還有一個小瀑布群穿插其中,由十幾層瀑布組成,流水滴答滴答地打在石頭上,清脆但不嘈雜,而寨邊則是干凈平緩的白水河。
?
?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收集而來,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