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同安郡馬府有什么好玩的?同安郡馬府位于廈門同安區大同鎮鋪前嶺下,始建于宋代,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同安規模較大、始建年代較早的宗祠,也是廈門地區惟一的皇族建筑。郡馬府概況:宗……,廈門旅游攻略,廈門游記攻略,廈門好玩嗎,廈門在哪里,廈門有什么好玩的,廈門怎么去,廈門怎么走,廈門住宿,廈門景點景區

問題:提問:雁子
廈門同安郡馬府怎樣?
回答:回答:這段情
廈門同安郡馬府有什么好玩的?同安郡馬府位于廈門同安區大同鎮鋪前嶺下,始建于宋代,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同安規模較大、始建年代較早的宗祠,也是廈門地區惟一的皇族建筑。
郡馬府概況:
宗祠坐北朝南,布局嚴謹,由前至后依次為:照墻、旗桿埕、外宅、內宅、石橋、太子亭、享堂(大廳)、花圃、文昌閣;府第右側為古宮道,又于佛子岡上建八角四披重檐的“甘露亭”作文筆。東西宅墻辟為碑廊,其中浮塑彩瓷麒麟照壁、太子亭及亭下九曲大涵,均為考古專家和古建筑學家所注目。1996年5月24日,郡馬府被列為同安第六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列為廈門涉臺文物古跡。
同安佛嶺葉氏開基祖葉洙于唐龍紀元年隨王審知入閩,卜居同安南郊佛子岡嶺下。至八世葉益娶宋魏王妹趙環娘,封郡馬。淳佑年間,太子趙禥(即宋度宗)探望姑母,后回朝奏請皇上恩準敕建郡馬府,前蓋“太子亭”,頗具王府氣派。元初郡馬府慘遭兵燹,至明永樂初方得重建。明萬歷首輔葉向高曾到郡馬府謁祖,懸掛“黃閣師臣”匾額,并撰寫《嶺下祠堂基址圖記》。1992年族人鑒于家廟年久失修,復依舊制,集資重修,新加坡教育家王秀南教授為書匾額“葉氏家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題匾“葉氏之蹤”。
歷史意義:
同安佛嶺葉氏經千余年之繁衍播遷,已成為閩粵贛浙港臺及南洋各國葉姓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清代康熙之后,葉氏族人移居臺灣,現已遍布全島,尤其集中在臺北、新竹、苗栗、嘉義、臺南等地。臺灣現有21萬葉姓子孫,其中三分之二是同安籍,都是郡馬府葉氏的后代子孫。目前郡馬府已是佛嶺葉氏臺灣子孫尋根謁祖之地。
廈門特色旅游景點:
廈門特色旅游景點一:閩南功夫茶
廈門是功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有著濃郁的茶文化氛圍。廈門人大多愛喝烏龍茶,尤以安溪鐵觀音為最,鐵觀音號稱茶中極品,有詩盛贊:珠泉雋味和胸臆,玉液新香沁齒牙,兩腋清風甌泛綠,一壺春雪筆生花。廈門的茶藝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茶具、火候、環境。
茶葉以新為貴,烏龍茶經沖泡后,葉片上有紅有綠,湯色黃紅,口味醇厚。泡茶要用軟水,即每公升水中鈣、鎂的含量不到8毫克的水,這樣泡出的茶才能口味醇厚,色澤純正。火候與湯候要適度,既要燒沸,又不能過火,這樣茶湯才能鮮美。廈門人飲烏龍茶,愛選用有加蓋的陶器茶具,因其會“保香”和“保味”。品茗需佳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廈門人喜歡在廳里放置擺設,花瓶古玩,燃香播樂,增添雅致,使品茗成了一種高尚精神追求和高品位的休閑方式。
廈門特色旅游景點二:民間曲藝
廈門的民間曲藝流傳甚廣,種類繁多,主要有南曲、歌仔戲、高甲戲、梨園戲和答嘴鼓等。內容有描寫日常生活,傾訴男女愛情的,有再現勞動場景,傳播知識趣聞的。在現代化的廈門,感受一下頗具特色的地方曲藝,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南音:又稱南樂、南管、弦管,是閩南最流行的一種地方曲藝。據考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記載,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慶祝60壽辰,全國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獻藝,南曲也進京演奏,受到賞識,被授予“御前清聽”的鄉匾和彩傘、宮燈,并賜給了演奏二胡的藝人以腳踏金獅的龍遇。這種古老樂曲用琵琶、洞蕭、二胡、三弦等樂器吹奏,樂曲優美抒情,富于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駿馬》、《三更人》、《感謝公主》等,均灌成唱片,發行于海內外。
廈門特色旅游景點三:歌仔戲
用閩南方言演唱的地方劇種,一般分生、旦、丑、凈等四個行當,表演細膩,用語幽默詼諧。唱腔屬民歌曲體,曲調優美,節奏感強,唱腔淳厚,富有閩南風土氣息。主要伴奏樂器有殼子弦、大廣弦、臺灣笛、三弦、月琴、鴨母笛等。該戲流行于閩南、臺灣和南洋華人聚居地,其曲調來自民間,是流散在街頭、茶室的曲調;唱詞是群眾的語言,靈活機動,可長可短。傳統劇目有500余本,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傳統戲《三家福》、《白蛇傳》及現代戲《碧水贊》、《武夷英烈》等。
廈門特色旅游景點四:高甲戲
又名戈甲戲、九角戲,亦稱大班、鼓班。高甲戲產生于清代中期,是泉州民間娛樂表演發展起來的地方劇種。它把昆腔、四平腔、戈陽腔、徽調、京劇、木偶戲和梨園戲、南音等地方音樂戲曲兼收并蓄為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和唱腔。其丑角表演藝術被譽為“戲劇藝術寶庫的珍品”。題材多取自于古老的民間傳說,如《陳三五娘》、《王虎平西》等,其特點是常用插科打諢的對答形式和風趣、幽默的韻語對唱,使人發笑,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廈門特色旅游景點五:海上花園-鼓浪嶼
浪嶼是廈門西南方一座1.78平方公里的小島,隔一條500米寬的海峽與廈門市區隔海相望,素有“海上花園”之譽。島嶼四面環海,西南部有一巖洞,潮起潮落,浪濤撞擊,發出如鼓聲響,故得名“鼓浪嶼”。島內取消各類機動車與人力車,進島一律步行,因而恬淡靜謐,無車馬喧嘩。島上居民具有傳統的音樂素養,普遍喜愛鋼琴和手提琴,鋼琴密度居全國榜首,殷承宗等著名音樂家在這里熏陶成長。因此,鼓浪嶼又被稱為“音樂之島”、“琴島”。
廈門特色旅游景點六:僑鄉
廈門是福建籍華僑出入境的主要門戶,也是福建的主要僑鄉。廈門最早的遠洋航運,最早的鐵路,最早至閩南各縣的內河航運和水陸聯運,大多是華僑投資創辦的。華僑對廈門近代資本主義民族工業的興起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廈門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